字典帮 >古诗 >九日次寿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10-06

九日次寿州

宋代  梅尧臣  

九日  

昔人把菊望青榼,今我持酒无黄花。
自催屋里红鳞脍,不弹墙头白项鸦。
寿春城高枕淮水,绿蒲疏疏暮帆起。
登临不学孟参军,帽坠山风破一舟。

九日次寿州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九日次寿州翻译及注释

《九日次寿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人把菊望青榼,
今我持酒无黄花。
自催屋里红鳞脍,
不弹墙头白项鸦。
寿春城高枕淮水,
绿蒲疏疏暮帆起。
登临不学孟参军,
帽坠山风破一舟。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寿州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自身境遇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头,诗人提到了过去的人们在九月时赏菊花,而现在的他却只能空手举酒,没有黄色的菊花相伴。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接着,诗人提到了自己屋里的红鳞脍(一种鱼肉),而不是墙头的白项鸦(一种鸟)。这里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他过去的荣华已经消逝,现在只能在家中自娱自乐。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寿州城高耸于淮水之上,绿蒲丛生,暮帆起航的景象。这里的描写展示了寿州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效仿孟参军(指孟浩然,唐代诗人),不愿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宁愿在山风中失去帽子,破坏一艘船。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追求和对世俗功名的抗拒。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境遇的思考,同时展示了寿州的美丽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和对世俗功名的态度。

九日次寿州拼音读音参考

jiǔ rì cì shòu zhōu
九日次寿州

xī rén bǎ jú wàng qīng kē, jīn wǒ chí jiǔ wú huáng huā.
昔人把菊望青榼,今我持酒无黄花。
zì cuī wū lǐ hóng lín kuài, bù dàn qiáng tóu bái xiàng yā.
自催屋里红鳞脍,不弹墙头白项鸦。
shòu chūn chéng gāo zhěn huái shuǐ, lǜ pú shū shū mù fān qǐ.
寿春城高枕淮水,绿蒲疏疏暮帆起。
dēng lín bù xué mèng cān jūn, mào zhuì shān fēng pò yī zhōu.
登临不学孟参军,帽坠山风破一舟。


相关内容11:

依韵和许发运游泗州草堂寺之什

黄莺二首

二十一日雪中赴宿怀邻几原甫

咏秤

别达观文鉴二大士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长芦江口
    风驾晚潮急,浪头相趁过。水归瓜步小,船下秣陵多。鸥舞不停翅,燕飞轻帖波。今来学楚客,薄暮爱......
  • 送马少卿知襄州
    荆州太守随车雨,昨夜云从岘首生。候吏莫辞弓箙重,春泥初著马蹄轻。朝穿锦石江滩润,暮入烟堤竹......
  • 寄致仕张郎中
    门荣世美高天下,身退心闲住洛阳。画鹤能同薛少保,爱书还比蔡中郎。花阴小酌呼邻父,月下清吟扫......
  • 留侯庙下作
    貌如女子心如铁,五世相韩韩已灭。家童三百不足使,仓海君初去相结。秦皇东从博浪过,力士袖椎同......
  • 范待制约游庐山以故不往因寄
    平昔爱山水,兹闻庐岳游。远期无逸兴,独往畏湍流。举手谢云壑,栖心惭鸟鸥。香炉碧峰下,应为一......
  • 依韵和宋次道学士紫宸早谒
    陆生声誉在云间,来预簪裾谒帝颜。冠剑有客夔与禼,文章全盛马兼班。耽耽玉宇龙缠栋,蔼蔼金铺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