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题隐静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芾
2025-07-15

寄题隐静三首

宋代  吴芾  

我师一出几何年,闻欲东归未有缘。
何日扶藜能过我,湖山深处共谈禅。

寄题隐静三首作者简介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寄题隐静三首翻译及注释

《寄题隐静三首》是宋代吴芾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老师的思念之情、对归乡的向往以及对山水禅意的渴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
寄题隐静三首

我师一出几何年,
闻欲东归未有缘。
何日扶藜能过我,
湖山深处共谈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老师的思念之情、对归乡的向往以及对山水禅意的渴望。

首先,诗的前两句"我师一出几何年,闻欲东归未有缘"表明了作者对他的老师已经离开多年,听说他想要东归,但却未能相聚。这里的"我师"指的是作者的恩师,可能是在修行佛法或禅宗方面对作者有重要影响的人。作者思念恩师的心情通过"我师一出几何年"这句表达出来,几何年意味着很长的时间。

接下来的两句"何日扶藜能过我,湖山深处共谈禅"则表达了作者对归乡和山水禅意的向往。"何日扶藜能过我"意味着作者希望有一天能够离开现在的地方,回到老师所在的地方与他相聚,共同修行。"湖山深处共谈禅"描绘了一个深山幽静的地方,作者希望能够在那里与老师共同探讨禅宗的奥妙。

整首诗通过表达作者对恩师的思念、对归乡的向往以及对山水禅意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精神追求。这种追求超越了尘世的喧嚣,希望通过与恩师相聚和禅宗修行,达到心灵的平静与升华。

寄题隐静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jì tí yǐn jìng sān shǒu
寄题隐静三首

wǒ shī yī chū jǐ hé nián, wén yù dōng guī wèi yǒu yuán.
我师一出几何年,闻欲东归未有缘。
hé rì fú lí néng guò wǒ, hú shān shēn chù gòng tán chán.
何日扶藜能过我,湖山深处共谈禅。


相关内容11:

夜来同诸公泛舟湖中乐甚因更潭名作北湖乃作

李子仪喜津改秩作诗相庆因次韵

言老自云堂携十六大士画像见过与世间传写者

和鲁漕喜雨二首

寄刘汝一陈天予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闻伯可郎中锐然有冥鸿之举小诗奉庆
    郎省声猷蔼缙绅,看看步武到通津。合留北阙扶宸极,却向西溪整钓纶。愧我暮年方谢事,羡君闭岁便......
  • 和许守喜雪
    一夜飘琼屑,雕镌竟孰施。主张归白帝,勾引自云师。飞洒斜穿牖,连翻乱入池。漫空疑柳絮,着树混......
  • 和泽民送春
    我家还分有园池,正愿春迟春又归。风扫花枝犹隐约,日烘云影渐熹微。客来但欲拼同醉,事往何须叹......
  • 到仪真沙河阻风三首
    求退那知却冒迁,天心人意古难全。今朝行役还堪笑,下水船为上水船。...
  • 和陶形赠影
    吁嗟汝依我,自有此身时。跬步不相舍,皆随我所之。使汝动必正,端本皆在兹。念我已衰老,自知死......
  • 和津喜雪二首
    我爱平湖绕碧山,山光倒碧到樽前。同云何事迷千嶂,飞雪俄然蔽一川。纵使玉楼从地涌,便教银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