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清虚庵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曹勋
2025-07-24

题清虚庵三首

宋代  曹勋  

松篁交映有无中,行近仙扉一水东。
独上上清三洞妙,宝章云笈助真风。

题清虚庵三首作者简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题清虚庵三首翻译及注释

《题清虚庵三首》是宋代曹勋的作品。这首诗以清虚庵为题材,通过描绘庵内景象和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仙境般的美好之地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松篁交映有无中,
行近仙扉一水东。
独上上清三洞妙,
宝章云笈助真风。

诗意:
松树和竹林交相辉映,无形有质之间,
走近仙门,远眺东方的一片水域。
独自登上上清三洞的奇妙之处,
宝章和云笈助我感受真实的风景。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清虚庵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仙境之地的向往和追求。首两句描述了松树和竹林相互映衬,创造了一种有无交融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梦幻的感觉。接着,诗人笔下的仙门和东方水域进一步增添了神奇的色彩,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独自登上上清三洞,这里可以理解为身临其境地进入了仙境之地。宝章和云笈被描述为助于感受真实风景的工具,可能指代文献或法宝。通过与宝章和云笈的结合,诗人更加深入地体验到了这个仙境的美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诗人的联想,营造出一个清幽而神奇的仙境。作者以清虚庵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仙境之美的称赞。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意境的塑造,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题清虚庵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tí qīng xū ān sān shǒu
题清虚庵三首

sōng huáng jiāo yìng yǒu wú zhōng, xíng jìn xiān fēi yī shuǐ dōng.
松篁交映有无中,行近仙扉一水东。
dú shàng shàng qīng sān dòng miào, bǎo zhāng yún jí zhù zhēn fēng.
独上上清三洞妙,宝章云笈助真风。


相关内容11:

绍兴癸丑上已日

皑如山上雪

思归天台

白雪歌

送子威兄钤兵池阳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当置酒
    置酒临芳观,张筵继落晖。选妓调丝竹,迎宾奉酒卮。月影移歌扇,花光照舞衣。霞觞飞白羽,高论吐......
  • 送春归
    送春归,在何处。禾黍正离离,江城匝屯戍。杨花零点旌旗,天涯芳草连云暮。旧园桃李遍荆棘,故国......
  • 老拙观诸公及儿辈和篇差以自慰再和前韵
    浓险冞月作春悭,兹夕栖巢鹊不安。淅沥潜回连夜雨,缤纷遽作勒花寒。色迷梅径香非远,声抑琴丝润......
  • 次李提举过南园饮散赋诗韵
    小山丛薄栖南郭,兰若蔽亏如间错。竹色低侵几案凉,海云常压波涛恶。遣愁五字了未有,取醉一樽良......
  • 谢钱处和惠握青瓜
    暑气侵凌坐起难,忽颁一握满雕盘。起尝顿觉烦蒸去,熨齿甘香碧玉寒。...
  • 病中寄曾使君湖上
    露晓红幢绿盖明,使君千骑会耆英。笙歌递奏连云上,荷芰传香拂面清。遐想雅欢均四坐,欲寻幽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