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但见乌衔纸翻译及注释
《寒食雨二首》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寒食节的冷雨天气,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深沉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寒食节的场景,寒食节是古代中国传统节日,一般在清明节前一天,人们会祭拜祖先。整首诗以冷雨天气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深思。
诗的开头,"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描述了春江即将涨水入户,雨势不停,给人一种寒冷湿润的感觉。接着,诗人将自己的小屋比喻为渔舟,蒙蒙水云弥漫其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屋内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表明诗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孤单地煮着寒食,灶台破旧,烧湿了苇草,凸显了孤寂和凄凉感。
接下来的两句,"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表达了诗人对寒食节的感悟。寒食节是一个祭祖的节日,但对于诗人来说,他只能看到乌鸦用纸屑衔着,与祭祀的正统习俗相比,显得极为寂寞。
最后两句,"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感叹自己的亲人在坟墓深处,而自己与亲人相隔万里,心中悲痛无尽。"死灰吹不起"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伤痛,无法抚平,也无法忘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冷雨天气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抒发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这种寂寥、凄凉的氛围,与苏轼的风格相符,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但见乌衔纸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