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阳春曲(江东广明初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7-27

阳春曲(江东广明初作)

唐代  贯休  

阳春  

为口莫学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
为手须似朱云辈,折槛英风至今在。
男儿结发事君亲,须斅前贤多慷慨。
历数雍熙房与杜,魏公姚公宋开府。
尽向天上仙宫闲处坐,何不却辞上帝下下土,忍见苍生苦苦苦。

阳春曲(江东广明初作)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阳春曲(江东广明初作)翻译及注释

诗词的中文译文:
《阳春曲(江东广明初作)》
学习阮嗣宗,要明白是非,非至于公的道理。
手应和朱云一样,才能继承英风,流传至今。
男子结发时要为父母奋斗,要像前贤一样慷慨豪迈。
数算雍熙、房、杜,魏公、姚公、宋开府等人,
他们都在仙宫闲坐,为何不辞别上帝,下到人间,
不忍看到人民的苦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江东广明初作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男子汉应有的风范和责任的思考。诗中提到了学习阮嗣宗的道理,强调了男子汉要明白是非、追求公道。同时,作者也提到了要继承前人的风采,折槛英风至今在,强调了男子汉应有的勇气和豪情。接下来,诗中表达了男子汉为了父母亲而奋斗的观点,同时也提及了一些历史上有名的贤人,来强调男子汉应该具备的慷慨和豪情。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关切和愿望,呼吁上帝关注苍生的疾苦。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男子汉应有的责任与风范的思考。作者通过对历史名人及其事迹的引用,加强了诗中观点的说服力。诗人表达了对于社会伦理道德的思考,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展现了作者关怀社会的情感。同时,诗句简练有力,语言鲜活,让人读后能够深感作者的思考和情感的震撼。

阳春曲(江东广明初作)拼音读音参考

yáng chūn qū jiāng dōng guǎng míng chū zuò
阳春曲(江东广明初作)

wèi kǒu mò xué ruǎn sì zōng, bù yán shì fēi fēi zhì gōng.
为口莫学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
wèi shǒu xū shì zhū yún bèi,
为手须似朱云辈,
zhé kǎn yīng fēng zhì jīn zài.
折槛英风至今在。
nán ér jié fà shì jūn qīn, xū xiào qián xián duō kāng kǎi.
男儿结发事君亲,须斅前贤多慷慨。
lì shǔ yōng xī fáng yǔ dù, wèi gōng yáo gōng sòng kāi fǔ.
历数雍熙房与杜,魏公姚公宋开府。
jǐn xiàng tiān shàng xiān gōng xián chù zuò,
尽向天上仙宫闲处坐,
hé bù què cí shàng dì xià xià tǔ, rěn jiàn cāng shēng kǔ kǔ kǔ.
何不却辞上帝下下土,忍见苍生苦苦苦。


相关内容11:

答卢邺

对月作

送僧入五泄

贺王起(一作贺王侍郎典贡放榜)

闻王慥常侍卒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乌龙山贾泰处士
    庭果色如丹,相思夕照残。云边踏烧去,月下把书看。涧水仙居共,窗风漆树寒。吾君方侧席,未可便......
  • 览皎然《渠南乡集
    学力不相敌,清还仿佛同。高于宝月月,谁得射雕弓。至鉴封姚监,良工遇鲁公。如斯深可羡,千古共......
  • 宿九华化成寺庄
    佛寺孤庄千嶂间,我来诗境强相关。岩边树动猿下涧,云里锡鸣僧上山。松月影寒生碧落,石泉声乱喷......
  • 送智光之南值雨
    结束衣囊了,炎州定去游。草堂方惜别,山雨为相留。又得一宵话,免生千里愁。莫辞重卜日,后会必......
  • 避寇山中作
    山翠碧嵯峨,攀牵去者多。浅深俱得地,好恶未知他。有草皆为户,无人不荷戈。相逢空怅望,更有好......
  • 桐江闲居作十二首
    木落雨翛翛,桐江古岸头。拟归仙掌去,刚被谢公留。猛烧侵茶坞,残霞照角楼。坐来还有意,流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