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减字木兰花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19

减字木兰花

宋代  黄庭坚  

木兰花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因戏作
举头无语。
家在月明生处住。
拟上摩围。
最上峰头试望之。
偏怜络秀。
苦淡同甘谁更有。
想见牵衣。
月到愁边总不知。

减字木兰花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减字木兰花翻译及注释

《减字木兰花》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闺房中只独自观赏,
遥想起那些小男女,
却不能解忆起长安城。

因为戏弄而举头无语,
家在月明之地居住。
欲上摩围最高峰,
偏爱细腻秀丽的花朵。

苦与淡一同分享,
谁更有幸福?
想要见到那手牵的人,
月亮到愁边总是无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独自在家中观赏花朵的情景。她远离长安城,思念着那些幼小的男女儿童,却无法忘记长安的记忆。诗人写到了她因为玩耍而笑得无话可说,她的家在月明之地,渴望登上最高的山峰,特别喜爱那些细腻而美丽的花朵。诗中也探讨了苦与淡共同分担的问题,思考了谁更加幸福。最后,诗人表达了她渴望与牵着她手的人相见,但月亮到了她忧愁的边缘时并不知情。

赏析:
《减字木兰花》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女子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中使用了减字技法,即在每句诗中减少一个字,使诗的表达更加凝练。诗人通过描写女子独自观赏花朵的场景,表达了她对过去的回忆和对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句,把女子的情感与长安城的记忆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诗中的“因戏作举头无语”表现了女子因为玩耍而欢笑得无话可说的状态,突显了她孩童般的天真和快乐。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到女子的内心世界中,感受她的情感和思绪。

最后两句“想见牵衣,月到愁边总不知”表达了女子对与心爱之人相聚的期盼,但却又感到无奈和忧愁的心情。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女子内心的情感和对家乡的思念,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减字木兰花拼音读音参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减字木兰花

guī zhōng zhǐ dú kàn.
闺中只独看。
yáo lián xiǎo ér nǚ, wèi jiě yì cháng ān.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yīn xì zuò
”因戏作
jǔ tóu wú yǔ.
举头无语。
jiā zài yuè míng shēng chù zhù.
家在月明生处住。
nǐ shàng mó wéi.
拟上摩围。
zuì shàng fēng tóu shì wàng zhī.
最上峰头试望之。
piān lián luò xiù.
偏怜络秀。
kǔ dàn tóng gān shuí gèng yǒu.
苦淡同甘谁更有。
xiǎng jiàn qiān yī.
想见牵衣。
yuè dào chóu biān zǒng bù zhī.
月到愁边总不知。


相关内容11:

阮郎归

菩萨蛮

清平乐(重九)

醉落魄

如梦令(五之三)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丑奴儿(次师能韵)
    一池秋水疏星动,寒影横斜。满坐风花。红烛纷纷透绛纱。江湖散诞扁舟里,到处如家。且尽流霞。莫......
  • 滴滴金
    庞儿周正心儿得。眼儿单、鼻儿直。口儿香、发儿黑。脚儿一折。从来薄命多阻隔。未曾有恁相识。除......
  • 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
    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
  • 西江月
    愁黛颦成月浅,啼妆印得花残。只消鸳枕夜来闲。晓镜心情便懒。醉帽檐头风细。征衫袖口香寒。绿江......
  • 浣溪沙
    声名自昔犹时鸟,日月何尝避覆盆。是非都付鬓边蚊。邂逅风雷终有用,低回囊槛要深蹲。酒中聊复比......
  • 诉衷情
    吴宫绝艳楚宫腰。怯挂紫檀槽。纤纤玉笋轻捻,莺语弄春娇。松钿带,亸金翘。暗香飘。红牙拍碎,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