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杂书卷六言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9-06

题杂书卷六言三首

宋代  刘克庄  

论笃惟昌黎伯,史法止太史公。
谁云孔墨道二,但见聃非传同。

题杂书卷六言三首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题杂书卷六言三首翻译及注释

《题杂书卷六言三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论笃惟昌黎伯,
史法止太史公。
谁云孔墨道二,
但见聃非传同。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和思想的看法,以及对传统学派的质疑。作者在诗中提到了两位古代学者,分别是昌黎伯和太史公。他认为昌黎伯在学问上很笃真,而太史公则以历史法则为止。接着,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说孔子和墨子的学说只有两种,而其他学派都不值得传承呢?他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对于其他学派的思想和传统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两位学者和学派的对比,批评了一种偏见和狭隘的观点。作者认为学问和思想是多元而丰富的,不应该将其局限在某几位学者或学派的范围内。他对于学问的态度是开放和包容的,认为人们应该广泛地了解和尊重各种学派的思想。这种观点在宋代的文化背景下是相对新颖和前卫的,因为当时儒学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学派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可。

这首诗词的语言简练而意味深长,通过短短的四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多样性的见解。它呼吁人们拓宽视野,超越传统的学派界限,以更广阔的眼界去探索和理解世界。这种思想上的开放和包容,对于当时的文化和学术氛围来说具有一定的颠覆性,也彰显了作者对于学问自由和学术独立的追求。

题杂书卷六言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tí zá shū juàn liù yán sān shǒu
题杂书卷六言三首

lùn dǔ wéi chāng lí bó, shǐ fǎ zhǐ tài shǐ gōng.
论笃惟昌黎伯,史法止太史公。
shuí yún kǒng mò dào èr, dàn jiàn dān fēi chuán tóng.
谁云孔墨道二,但见聃非传同。


相关内容11:

又和感旧四首

自和二首

又四首

杂兴十首

勉千里侄秋试六言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王玠投赠韵三首
    平生拙计类愚公,处处撑篙遡逆风。身已呻吟行泽畔,谁令剥啄到山中。历官蚁穴一场梦,闷事鸡窠百......
  • 和朱主簿四首
    有朝无友助,于野有人同。生愧饮牛叟,死惭招鹤翁。未应千载后,也似百年中。一掬珠林泪,凭高洒......
  • 和吴教授投赠二首
    三径荒凉手自开,旋移花竹剪蒿莱。休休岂不缘迂惰,屑屑何为费往来。明主只今蒐坠典,故人太半客......
  • 又和感旧四首
    三世高枝折广寒,谓宜挽致道家山。使君紫马重临郡,柱史青牛亦出关。占籍喜居廉让里,操觚悔记太......
  • 送陈谏议澈赴边幕二首
    出久孟邻争吊贺,去迟防墓毕封茔。枕戈肯把棋消夜,落笔皆夸檄愈风。乌幕乐哉宾与主,墨行矣孝人......
  • 录汉唐事六言五首
    燕许秉笔封岱,欧虞挥翰登瀛。宁死开元贞观,勿生天宝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