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永安甸(即三汊口)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金幼孜
2025-07-22

次永安甸(即三汊口)

明代  金幼孜  

大幕尘清虏气摧,六师奏凯六龙回。
妖氛扫地旄头灭,御气浮空雉尾来。
武帐平临天汉回,戍楼遥傍朔云开。
行人笑指京华近,北望红云拥上台。

次永安甸(即三汊口)翻译及注释

《次永安甸(即三汊口)》是明代金幼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幕的尘土已经清扫,虏敌的气焰被打破,
六军凯旋归来,六条巨龙回旋。
邪气消散,旗帜顶端的凶光熄灭,
御气浮动,仿佛凤凰展开雄姿。
武将的大帐平临在天汉之上,
戍楼高耸,远望着北方的朔云开阔。
路人欢笑指着京华的距离近,
北方的红云涌上皇宫台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代时期三汊口(今安徽省巢湖市)战役的胜利景象。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大明军队战胜敌人的壮丽景象和战果累累的喜悦之情。诗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民族自豪感,展示了明朝的威武形象和朝野上下对胜利的热烈祝贺。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豪迈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描写,展现了明代时期军事胜利的雄伟场面。诗人通过描绘大幕尘清、虏气摧毁,以及六军凯旋归来、六龙回旋等场景,表达了战胜敌人的喜悦和自豪。诗中的御气浮空、雉尾来等形象,使整首诗词充满了神奇与壮丽的色彩。同时,诗人通过武帐平临、戍楼傍朔云开等描写,展现了明朝的威武形象和边疆的守护之力。最后两句表达了路人欢笑指着京华近、北望红云拥上台的情景,展示了胜利给国家带来的欢乐和繁荣。

整首诗词气势磅礴,用词华丽,形象生动,展示了作者对明朝壮丽战功的赞颂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同时也反映了明代士人对抗击外敌的斗志和自豪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军事氛围和民族精神。

次永安甸(即三汊口)拼音读音参考

cì yǒng ān diān jí sān chà kǒu
次永安甸(即三汊口)

dà mù chén qīng lǔ qì cuī, liù shī zòu kǎi liù lóng huí.
大幕尘清虏气摧,六师奏凯六龙回。
yāo fēn sǎo dì máo tóu miè, yù qì fú kōng zhì wěi lái.
妖氛扫地旄头灭,御气浮空雉尾来。
wǔ zhàng píng lín tiān hàn huí, shù lóu yáo bàng shuò yún kāi.
武帐平临天汉回,戍楼遥傍朔云开。
xíng rén xiào zhǐ jīng huá jìn, běi wàng hóng yún yōng shàng tái.
行人笑指京华近,北望红云拥上台。


相关内容11:

宋故宫诗次杨廉夫韵

登沧州城

次万全

阿那曲

杨花咏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雨中怀黄叶老人
    不断黄梅雨,知师反得闲。孤眠听鸣溜,孰谓非深山。苔色渐逾槛,溪光欲浸关。爨烟厌空寂,一去便......
  • 得粹夫书
    十七年来间阔情,三千里外惜群鸣。开缄不觉悬双泪,欲见还知隔一生。王屋空闻小有宅,终南今作渼......
  • 送李节度赴镇
    鳌背楼台一俯凭,海波万里碧千澄。太平未试龙韬策,射雉还过竹院僧。...
  • 听雨遣怀二首
    一番秋事老芙蕖,萧飒寒生暮雨余。村巷犬声如吠豹,邻家灯影有归渔。重阳酒熟萸初紫,五柳霜清叶......
  • 十四夜都司席上饯光禄屠公分赋四首
    猷懋端在兹,达人鹜修轨。黄鹄狭四海,那能独衔羽。周容谅匪度,磬折嗤余子。不见处裈中,生死虱......
  • 太平水阁写画
    远影乱归帆,孤烟发残磬。垂纶岸岸移,杨柳递相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