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九月十五日有感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董嗣杲
2025-07-24

九月十五日有感

宋代  董嗣杲  

浔阳江上看明月,月落孤眠百感生。
十二年前如昨日,竹斋曾醉凤箫声。

九月十五日有感翻译及注释

《九月十五日有感》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九月十五这一天有所感悟:望着浔阳江上的明月,月落后孤独地躺下,心中涌动百般情感。十二年前仿佛就在昨日,我曾在竹斋中沉醉于凤箫的音乐声。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九月十五这个特殊的夜晚的感受来表达他内心的情绪和思考。观赏明月让他感到孤独和寂寞,同时也引发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情感的涌动。诗中提到了十二年前的经历,以及在竹斋中陶醉于凤箫声音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浔阳江上的明月为背景,通过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回忆,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生活沧桑的思考。诗人以细腻而含蓄的笔触,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观之中,传达出深深的孤独和沉思之情。

描绘明月和孤眠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孤独的心境。明月作为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之一,常被用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于人生的思考。月落后的孤眠,更加突出了作者的孤独感和对于世事虚幻的思考。

诗中提到了十二年前的经历,使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竹斋和凤箫声成为诗人回忆的符号,展现了他曾经沉醉于音乐和诗意的境界。这种回忆使诗人感叹时光的流逝,对于过去的美好产生了思考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于人生的思考。董嗣杲通过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他的孤独、沉思和对于时光流逝的思考。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含蓄的意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独特艺术风格。

九月十五日有感拼音读音参考

jiǔ yuè shí wǔ rì yǒu gǎn
九月十五日有感

xún yáng jiāng shàng kàn míng yuè, yuè luò gū mián bǎi gǎn shēng.
浔阳江上看明月,月落孤眠百感生。
shí èr nián qián rú zuó rì, zhú zhāi céng zuì fèng xiāo shēng.
十二年前如昨日,竹斋曾醉凤箫声。


相关内容11:

别王泰之

忠勇庙

黄池客楼

龙井

素馨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与徐税过淮民家市果
    寒水落沙洲,随地营送年。徐卿邀我行,远渡呼脚船。荒津绝鸡犬,断篱掩人烟。柑梨土民收,饤坐风......
  • 赠接泥渡下李巡检
    一官坐渡头,事简多是閒。口口说庙灵,祭赛纷强顽。逐日享餕馀,赢得酡客颜。江风吹不散,借此资......
  • 寄江城口占
    梦魂荡孤舟,波声塞两耳。不眠闻管弦,方悟江城里。...
  • 羽觞飞上苑
    日色荡晓香尘起,上苑春融锦屏里。蕙枝小叶攒石台,桃英乱糁浮池水。鳞波皱云展翠绡,羽幰逐风飒......
  • 夜坐东林寺
    晚云敛尽鹤声迟,万木号空夜景移。三笑亭前山月上,却如身在冷泉时。...
  • 春近
    泻月江当户,编茅屋背崖。久贫难养气,独酌且开怀。雪水喧唯土,天风破楚霾。鞭春明日早,环佩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