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壬子夏偶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曾伯
2025-09-09

壬子夏偶成

宋代  李曾伯  

心已灰如鬓已皤,迫人桑荫疾於梭。
更尝万事不为少,恍悟一身犹是多。
田里乞身斯可矣,功名到手竟如何。
公余幸喜边烽静,且对樽前浩浩歌。

壬子夏偶成作者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壬子夏偶成翻译及注释

《壬子夏偶成》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心已灰如鬓已皤,
迫人桑荫疾於梭。
更尝万事不为少,
恍悟一身犹是多。
田里乞身斯可矣,
功名到手竟如何。
公余幸喜边烽静,
且对樽前浩浩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李曾伯在某个夏日的闲适心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第一句“心已灰如鬓已皤”,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已经变得像鬓发一样灰白,可能是因为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接着的“迫人桑荫疾於梭”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飞逝,就像织布机上的梭子一样迅速。

第二句“更尝万事不为少,恍悟一身犹是多”,表达了作者经历了许多事情,但仍然感到自己的一生并不算少。这句话中的“万事不为少”指的是作者经历了很多事情,但是在经历之后,他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负。

接下来的两句“田里乞身斯可矣,功名到手竟如何”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过上简朴的农田生活,而对于功名利禄,他认为最终获得了也并不是那么重要。这表明作者已经摒弃了功名利禄的追求,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最后两句“公余幸喜边烽静,且对樽前浩浩歌”展现了作者目前的心境。作者对于边疆的战火平息感到庆幸,他坐在酒桌前畅饮,放声歌唱,表达了他对于宁静生活的喜悦和对自由自在的态度。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和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生沧桑和时光飞逝的感慨。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于生活的态度,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壬子夏偶成拼音读音参考

rén zǐ xià ǒu chéng
壬子夏偶成

xīn yǐ huī rú bìn yǐ pó, pò rén sāng yīn jí yú suō.
心已灰如鬓已皤,迫人桑荫疾於梭。
gèng cháng wàn shì bù wéi shǎo, huǎng wù yī shēn yóu shì duō.
更尝万事不为少,恍悟一身犹是多。
tián lǐ qǐ shēn sī kě yǐ, gōng míng dào shǒu jìng rú hé.
田里乞身斯可矣,功名到手竟如何。
gōng yú xìng xǐ biān fēng jìng, qiě duì zūn qián hào hào gē.
公余幸喜边烽静,且对樽前浩浩歌。


相关内容11:

送戴书记

过涪州怀伊川涪翁两先生

游千山观

九日登寿沙城楼

重庆阃治十咏·华明堂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感怀
    去国何年年一丘,於今已换几公侯。不知我者谓为拙,是有命焉那用求。舴艋舟应容钓蟹,麒麟阁不画......
  • 襄捷和书院韵
    我有芳樽与子同,老身却自悔从戎。休言晋事怀元凯,尚欠唐兵缚世充。往迹悠悠宁有极,短才咄咄叹......
  • 杨柳枝
    小桥风定绿烟垂,几送行人此别离。蹀躞玉骢嘶草去,啼莺寂萤雨千丝。...
  • 宿中洞
    松老傲前岭,梅疏卧浅溪。避风巢上鹊,唤雨竹间鸡。野迥夕犹牧,田乾春未犁。路迢人倦甚,只向近......
  • 咏丫头岩
    我尝采石山头见蛾眉,且看浓妆淡抹两湖宜。何物老妪生此儿,又睹双髻尤为奇。五丁刻画盘古时,黛......
  • 行湘潭道
    古驿湘潭道,只家松竹林。山连梅外远,春入柳边深。征骑虽欣霁,耕犁久望阴。貂裘嗟已敝,犹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