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书警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杜濬之
2025-09-06

书警

宋代  杜濬之  

食李弗嫌苦,食梅弗嫌酸。
不为身所累,且从心所安。
吾分固云簿,吾志亦非单。
静看如山祸,差之一念閒。
所得甚眇眇,所丧已漫漫。
百年修不足,一朝容易残。
虽处四壁立,如享万锺宽。
静坐明月窟,濯足清风滩。

书警翻译及注释

《书警》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杜濬之。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食李不嫌苦,食梅不嫌酸。
不为身所累,只从心所安。
我的命运固定在天书上,我的志向也非单一。
静静地看着像山一样的祸患,只差一个念头的闲散。
所得微乎其微,所失却茫茫。
百年修行不足以消弭,一朝荣光易被残损。
即使身处四壁之间,也能享受万钟的宽广。
静坐于明亮的月窟,洗足于清风的滩涂。

诗意:
《书警》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态度。作者通过描述食李不嫌苦、食梅不嫌酸的心态,表达了对世俗忧虑的超越。他不被物质所累,只追求内心的安宁。诗中表达了对命运的思考,认为个人的命运早已注定,但志向并不是单一的。作者在静观世态中领悟到,灾祸与福祉只在一念之间,人们的选择和心态至关重要。诗中还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脆弱,百年的修行难以消除,一朝的辉煌易被损坏。最后,作者描述了在安静的环境中静坐的愉悦和洗足于清风中的舒适感,表达了对宁静和自然之美的向往。

赏析:
《书警》以简短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哲思,展现了杜濬之深邃的思想境界。通过食李不嫌苦、食梅不嫌酸的比喻,作者表达了超越物质欲望的心态,强调了内心的安宁和平和。诗中的"吾分固云簿,吾志亦非单"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命运与志向的思考,显示了他对自我的认知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静看如山祸,差之一念閒"的写景,以及"百年修不足,一朝容易残"的警示,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转瞬即逝的真实感受。最后,作者通过"静坐明月窟,濯足清风滩"的描写,展现了对宁静和自然之美的向往,表达了对心灵栖息地的渴望。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哲思和意境的转换,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安宁和超脱的追求。它以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折射出人生的真谛,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书警拼音读音参考

shū jǐng
书警

shí lǐ fú xián kǔ, shí méi fú xián suān.
食李弗嫌苦,食梅弗嫌酸。
bù wéi shēn suǒ lèi, qiě cóng xīn suǒ ān.
不为身所累,且从心所安。
wú fēn gù yún bù, wú zhì yì fēi dān.
吾分固云簿,吾志亦非单。
jìng kàn rú shān huò, chà zhī yī niàn xián.
静看如山祸,差之一念閒。
suǒ de shén miǎo miǎo, suǒ sàng yǐ màn màn.
所得甚眇眇,所丧已漫漫。
bǎi nián xiū bù zú, yī zhāo róng yì cán.
百年修不足,一朝容易残。
suī chù sì bì lì, rú xiǎng wàn zhōng kuān.
虽处四壁立,如享万锺宽。
jìng zuò míng yuè kū, zhuó zú qīng fēng tān.
静坐明月窟,濯足清风滩。


相关内容11:

群玉山

游洞霄宫

云安玉虚观南轩感事偶书五首

褒公亭

寄内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送程给事越州
    雍容青琐汉儒臣,出牧东南七郡民。秘府内分龙节贵,故乡朝看锦衣新。湖山动色迎诗老,牛酒均欢慰......
  • 奉挽近故制置侍郎畏斋先生吴公
    当年王事急,盛夏叹驰驱。振铎宣皇化,登车礼硕儒。薛公推一范,张老得三苏。扰扰成何事,千年美......
  • 次花翁冬日三诗
    料理新阳在此朝,休文但觉带宽腰。懒将漫刺巡门到,病怕时人举酒邀。强裹青衫空自累,满簪白发不......
  • 病中思归
    岚气炉烟合,疏灯影素移。愁生零雨夜,病值落花时。梦里乡音近,天边雁字迟。床头闲月色,心事薄......
  • 题云溪庵
    云溪高隐卧烟霞,默饮阳晶与月华。雾敛丹台生瑞草,云收灵腑结琼葩。青龙吐火烹金茗,白虎跑泉溉......
  • 寄范季随
    万里投殊俗,余生老一丘。常怜子之秀,能慰此生愁。只欲连墙住,胡为下邑留。黄尘诗思尽,乞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