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答人槛竹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8

次韵答人槛竹

宋代  苏辙  

猗猗元自直,落落不须扶。
密节风吹展,清阴月共铺。
丛长傲霜雪,根瘦耻泥涂。
更种愁无地,应须煎碧芦。

次韵答人槛竹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答人槛竹翻译及注释

《次韵答人槛竹》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苏辙。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猗猗元自直,落落不须扶。
密节风吹展,清阴月共铺。
丛长傲霜雪,根瘦耻泥涂。
更种愁无地,应须煎碧芦。

诗意:
这首诗以描写竹子为主题,表达了竹子的高洁和坚韧的品质,以及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无奈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展示了竹子的特点和品质。首先,诗人用"猗猗"和"落落"来形容竹子的姿态,表达了竹子生长的挺拔和坚定。"密节风吹展,清阴月共铺"这两句描绘了竹子的枝叶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月光下投射出清晰的阴影,展示了竹子的清幽和雅致。

接着,诗中表达了竹子的坚韧不拔。"丛长傲霜雪,根瘦耻泥涂"这两句描述了竹子即使在严寒的冬天,依然高傲地挺立,不畏寒雪,根部瘦小却不愿沾染泥泞。这种形象描写表达了竹子高洁的品格和坚强的生命力。

最后两句"更种愁无地,应须煎碧芦"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无奈之情。诗人表示自己的忧愁无处寄托,只能以竹子的形象来表达。"煎碧芦"意味着煎熬,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纠结。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形象和品质,通过对竹子的赞美和借喻,诗人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苏辙独特的诗性和情感表达能力。

次韵答人槛竹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dá rén kǎn zhú
次韵答人槛竹

yī yī yuán zì zhí, luò luò bù xū fú.
猗猗元自直,落落不须扶。
mì jié fēng chuī zhǎn, qīng yīn yuè gòng pù.
密节风吹展,清阴月共铺。
cóng zhǎng ào shuāng xuě, gēn shòu chǐ ní tú.
丛长傲霜雪,根瘦耻泥涂。
gèng zhǒng chóu wú dì, yīng xū jiān bì lú.
更种愁无地,应须煎碧芦。


相关内容11:

初至金陵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八赵君偶以微恙乘驼车而

王子立与迟等游陈家园桥败几不成行晚自酒务

思贤堂

次韵唐觐送姜应明谒新昌杜簿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二十鹊源
    溪深龟鱼骄,石瘦椿楠劲。借子木兰船,宽我芒鞋病。...
  • 葺东斋
    敝屋如燕巢,岁岁添泥土。泥多暂完洁,屋老终难固。况复非吾庐,聊尔避风雨。图书易新幌,几杖移......
  • 次韵毛君清居探菊
    眼前黄叶畏秋霜,耳畔啼蛩怨夜长。佳节欣闻近萸菊,清商试为奏伊凉。疏狂久笑谋生拙,贫病应怜为......
  • 和子瞻调水符
    多防出多欲,欲少防自简。君看山中人,老死竟谁谩。渴饮吾井泉,饥食甑中饭。何用费卒徒,取水负......
  • 遗老斋南一柏双干昔岁坐堂上仅可见也今出屋
    翠柏握双干,冉冉出屋危。柏长虽云喜,我老亦可知。苦寒不改色,烈风终自持。门闲断来客,相对不......
  • 和子瞻濠州七绝逍遥堂
    猖狂战国古神仙,曳尾泥葎老更安。厌世乘云人不见,空坟聊复葬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