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邺城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24

邺城

唐代  罗隐  

台上年年掩翠蛾,台前高树夹漳河。
英雄亦到分香处,能共常人较几多。

邺城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邺城翻译及注释

《邺城》

台上年年掩翠蛾,
台前高树夹漳河。
英雄亦到分香处,
能共常人较几多。

中文译文:
每年都有在台上掩着翠绿的幕帘,
台前高大的树木环绕漳河。
英雄们也来到了分香的地方,
能够与普通人们进行一番比较。

诗意:
《邺城》这首诗描绘了邺城的壮丽景观和人们的不同命运。诗中的台上指的是城墙,翠蛾指的是遮挡城墙的草木。台前的高树和漳河巧妙地勾勒出城市的壮丽景观。诗人通过描述英雄也来到分香处,意味着英雄们有着与常人不同的境遇和使命。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普通人与英雄的对比和思考,探讨了英雄在常人中的几分和差距。

赏析:
《邺城》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丰富的意境。通过描写景观和对英雄与常人的对比,诗人给人一种古老城市的壮美感和对不同命运的思考。诗中的台上翠蛾,台前高树夹漳河的描绘,勾勒出了邺城宏伟壮丽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诗中的英雄到分香处,与常人进行对比,表达出对英雄的赞美和对命运差异的思考。整首诗抓住了景观与人物的关系,在简短的诗句中展现了独特的意境和情感。

邺城拼音读音参考

yè chéng
邺城

tái shàng nián nián yǎn cuì é, tái qián gāo shù jiā zhāng hé.
台上年年掩翠蛾,台前高树夹漳河。
yīng xióng yì dào fēn xiāng chù, néng gòng cháng rén jiào jǐ duō.
英雄亦到分香处,能共常人较几多。


相关内容11:

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

公子

湘竹词

中秋月

浪淘沙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三秦民谣
    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山水险阻,黄金子午。蛇盘鸟栊,势与天通。...
  • 露
    鹤非千岁饮犹难,莺舌偷含岂自安。光湿最宜丛菊亚,荡摇无奈绿荷干。名因霈泽随天眷,分与浓霜保......
  • 池上夜境
    晴空星月落池塘,澄鲜净绿表里光。露簟清莹迎夜滑,风襟潇洒先秋凉。无人惊处野禽下,新睡觉时幽......
  • 旅次甬西见儿童以竹枪纸旗戏为阵列…余因感之
    已闻三世没军营,又见儿孙学战争。见尔此言堪恸哭,遣予何日望时平。...
  • 望梅花
    数枝开与短墙平,见雪萼,红跗相映。引起谁人边塞情帘外欲三更,吹断离愁月正明。空听隔江声。...
  • 引驾行(仙吕调)
    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断魂处,迢迢匹马西征。新晴。韶光明媚,轻烟淡薄和气暖,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