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天牖元翰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则礼
2025-07-20

寄天牖元翰

宋代  吴则礼  

嗷嗷沙碛雁鸣初,淮南已复怜春余。
梅边白云莫漫好,桃底红雨嗟何如。
今者无端近戎马,远方不复呼篮舆。
江头也有东桥竹,作报独少将军书。

寄天牖元翰翻译及注释

《寄天牖元翰》是宋代吴则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嗷嗷沙碛雁鸣初,
淮南已复怜春余。
梅边白云莫漫好,
桃底红雨嗟何如。

今者无端近戎马,
远方不复呼篮舆。
江头也有东桥竹,
作报独少将军书。

译文:
凄凉的沙漠荒原中,雁群嘹亮地鸣叫,
淮南的春天已经回来,可惜已经过了一半。
梅花旁边的白云,不要随意飘散,
桃花下纷纷飘落的红雨,叹息何其多。

如今,无缘无故地接近战争和军马,
远方的人已经不再呼唤传递消息的篮舆。
江头的竹林中,也有人写下东归的书信,
只是报信的将军越来越少。

诗意和赏析:
《寄天牖元翰》以深沉的思念之情描绘了战争时代中的凄凉和孤独。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战争元素的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时代的忧虑。

首两句描绘了沙漠荒原中雁群嘹亮的鸣叫,以及淮南春天的回归。这里的沙漠和淮南分别象征着战乱与和平。诗人用鸣叫的雁群和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时代的不满。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绘梅花和桃花,表达了对自然美好景物的珍惜之情。诗人劝告白云不要随意飘散,叹息红雨的飘落。这里的白云和红雨暗示着战乱和血腥的景象,诗人希望它们不要再出现。

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使者的渴望。诗人感叹战乱时近处的戎马,而远方的人已经不再呼唤传递消息的篮舆。这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分离。最后提到江头竹林中的人写信回乡,但是报信的将军越来越少,暗示了在战争年代中,守卫家园和传递信息的将士们越来越稀少的现象。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战争元素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乱时代的担忧,展现了深沉的思乡情怀和对和平生活的珍惜之情。

寄天牖元翰拼音读音参考

jì tiān yǒu yuán hàn
寄天牖元翰

áo áo shā qì yàn míng chū, huái nán yǐ fù lián chūn yú.
嗷嗷沙碛雁鸣初,淮南已复怜春余。
méi biān bái yún mò màn hǎo, táo dǐ hóng yǔ jiē hé rú.
梅边白云莫漫好,桃底红雨嗟何如。
jīn zhě wú duān jìn róng mǎ, yuǎn fāng bù fù hū lán yú.
今者无端近戎马,远方不复呼篮舆。
jiāng tóu yě yǒu dōng qiáo zhú, zuò bào dú shào jiàng jūn shū.
江头也有东桥竹,作报独少将军书。


相关内容11:

今朝

和纯甫独往至德上方避暑

送陇州使君刘仲仪左藏赴治

某介直寡合为邑亡状而杜兄一见过爱作诗称许

寄相之并示坰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怀谨常三首
    高气初不群,咄咄端逼人。妙处欲绝倒,未怕儿辈嗔。...
  • 闻升甫南池观鱼所获无几戏成小诗奉呈
    巨鳞非尺泽,多目漫污池。网漏从今日,筌忘复几时。饔人颜惨淡,渔子兴参差。岂似任公捷,群鳌一......
  • 北都春日
    日出车马道,风来城市尘。关河应自昔,花草不知春。云静鸟翻翼,冰消鱼动鳞。太平无一事,把酒劝......
  • 渔者
    身世扁舟里,飘飖可奈何。万生劳白日,一笑属沧波。阔网施能几,闲机用未多。余颜自憔悴,莫作楚......
  • 奉答雅均途中见寄二首
    贫固诚吾分,廉斯亦士常。漫多愚执守,愧少子文章。虽幸相逢近,犹嗟此别长。何时却南辔,重把论......
  • 为卢天骥作
    撩我千岩固好在,未论应接徒惋欷。湖山饱窥使者节,鱼鸟不避霜台威。坐罢清言良{学子换且}{学子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