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山中见梅寄曾无疑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戴复古
2025-07-15

山中见梅寄曾无疑

宋代  戴复古  

香动寒山寂寞滨,直从空谷见佳人。
树头树底参差雪,枝北枝南次第春。
有此瑰琦在岩壑,其他草树亦精神。
移根上苑谁云晚,桃李依然在后陈。

山中见梅寄曾无疑作者简介

戴复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山中见梅寄曾无疑翻译及注释

诗词:《山中见梅寄曾无疑》

香动寒山寂寞滨,
直从空谷见佳人。
树头树底参差雪,
枝北枝南次第春。
有此瑰琦在岩壑,
其他草树亦精神。
移根上苑谁云晚,
桃李依然在后陈。

中文译文:
在寒冷的山中,梅花散发出芳香,
直接从空谷中看到了美丽的女子。
树顶和树底的梅花参差地开放着,
枝条从北到南依次迎来春天。
这种瑰丽的景象在山岩和山谷中存在,
其他的草木也显得生机勃勃。
移根到皇宫花园的人怎么能说晚呢,
桃李花依然盛开在后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的诗人戴复古创作,通过描绘山中的梅花景色,表达了对美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讴歌。

诗中的寒山和滨指的是寒冷的山区,而梅花的香气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动人。诗人直接从空谷中看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山中偶然遇到了一位出色的女子,使他感到惊喜和欣喜。

诗中的梅花在树的顶部和底部参差开放,枝条从北到南依次迎来春天。这种景象表达了梅花的独特之处,它能在寒冷的冬季中开放,并且逐渐引领春天的到来,显示了它的坚强和顽强生命力。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梅花的独特价值,它们在山岩和山谷中绽放,犹如瑰宝一般。其他的草木也因梅花的存在而显得精神焕发,彰显了梅花的影响力和魅力。

最后两句表达了梅花的持久美丽。即使梅花的根被移植到皇宫花园,也不会因此而凋谢,桃李花依然继续盛开。这里可以理解为美丽的事物终将得以保留,即使环境发生变化,也能够保持其独特魅力。

这首诗以寒山梅花为背景,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和表达对美丽的赞美,表达了戴复古对生命力和美好事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山中见梅寄曾无疑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zhōng jiàn méi jì céng wú yí
山中见梅寄曾无疑

xiāng dòng hán shān jì mò bīn, zhí cóng kōng gǔ jiàn jiā rén.
香动寒山寂寞滨,直从空谷见佳人。
shù tóu shù dǐ cēn cī xuě, zhī běi zhī nán cì dì chūn.
树头树底参差雪,枝北枝南次第春。
yǒu cǐ guī qí zài yán hè, qí tā cǎo shù yì jīng shén.
有此瑰琦在岩壑,其他草树亦精神。
yí gēn shàng yuàn shuí yún wǎn, táo lǐ yī rán zài hòu chén.
移根上苑谁云晚,桃李依然在后陈。


相关内容11:

林下得月以木阴蔽遮为恨

春日风雨中

题梅岭云封四绝

题亡室真像

董叔震书堂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濠州春日呈赵教授
    柳似眠初起,梅虽老可观。冰开春水活,风暖雪泥乾。得酒忘为客,谈诗不论官。无人知此意,一笑对......
  • 生朝对雪张子善有词为寿
    焚香拜天贶,满眼是瑰琦。腊月雪三尺,春风梅数枝。登楼忘老态,对酒展秋眉。争唱阳春曲,山翁醉......
  • 裘司直见访留款
    清风为我拂尘襟,坐听先生说古今。道谊欲灰伤世变,利名如海溺人深。一言可重轻双璧,片善相资直......
  • 江涨见移居者
    夏潦连秋涨,人家水半门。都抛破茅屋,移住小山村。聒聒笼鸡犬,累累带子孙。安居华屋者,应觉此......
  • 汪见可约游青原
    来访青原古钓矶,溪流衮衮濯龙奇。一茶可款从僧话,数局争先对客棋。云雨那能败吾事,山林政喜得......
  • 饮中达观
    人生安分即逍遥,莫向明时叹不遭。赫赫几时还寂寂,闲闲到底胜劳劳。一心似水惟平好,万事如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