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正宪吴公挽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19

正宪吴公挽辞

宋代  王安石  

丙魏虽曹汉道昌,岂如公出值虞唐。
秀锺旧国山川气,荣附中天日月光。
更化事功参虎变,赞元时序得金穰。
伤心鼓吹城南陌,回首新阡柏一行。

正宪吴公挽辞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正宪吴公挽辞翻译及注释

诗词:《正宪吴公挽辞》

中文译文:
尊敬的吴公,请留步。
虽然丙魏以来,有类似曹汉之道的昌盛时期,但与您相比,岂能与虞唐之人相提并论。
您的旧国山川气候秀美,荣耀与中天的日月光辉相映成趣。
您的事功变化多端,赞美着元世祖时代的得天独厚。
我心伤感地吹起悲壮的乐曲,我们行走在城南的陌上,回首望见新阡柏树一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他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吴公的敬慕和感伤之情。诗人通过对吴公的赞美和自省,展现了吴公的卓越和自己的无奈之情。

诗中首先提到了丙魏以来的昌盛时期,但诗人认为吴公的辈份和地位远高于那些时期的人物,用来彰显吴公的卓越和非凡。接着,诗人描述了吴公的旧国山川的秀美和与天地日月的荣耀相辉映,表达了对吴公的景仰和钦佩之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而表达了自己的感伤之情。他提到吹起伤感的乐曲,象征着内心的悲伤和无奈。他们行走在城南的陌上,回首望见新种的柏树,这里可能暗示着新时代的到来,而诗人则有一种失落和离别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吴公的赞美和自省,展现了诗人对吴公的敬慕之情和自身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感伤之情。同时,通过山川、日月和柏树等意象的运用,增添了诗词的壮美和意境,使读者产生共鸣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正宪吴公挽辞拼音读音参考

zhèng xiàn wú gōng wǎn cí
正宪吴公挽辞

bǐng wèi suī cáo hàn dào chāng, qǐ rú gōng chū zhí yú táng.
丙魏虽曹汉道昌,岂如公出值虞唐。
xiù zhōng jiù guó shān chuān qì, róng fù zhōng tiān rì yuè guāng.
秀锺旧国山川气,荣附中天日月光。
gèng huà shì gōng cān hǔ biàn, zàn yuán shí xù dé jīn ráng.
更化事功参虎变,赞元时序得金穰。
shāng xīn gǔ chuī chéng nán mò, huí shǒu xīn qiān bǎi yī xíng.
伤心鼓吹城南陌,回首新阡柏一行。


相关内容11:

遐方怨·花半拆

题梧州陈司马山斋

黎明府约寻梅

溪上

送谏议十六叔至孝义渡后奉寄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采樵作①
    采樵人深山,山深树重叠。 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 长歌负轻策,平野......
  • 大热五首
    吾家老茅屋,破漏尚可住。门前五巨樟,枝叶龙蛇舞。半空隔天日,六月不知暑。西照坐东偏,南薰开......
  • 别李司直萧小山
    老作五羊客,时从二妙游。文星照南斗,吾道欲东周。合作金闺彦,那为玉帐留。严徐闻有召,吾亦办......
  • 侄孙亦龙作亭于小山之上□余以野亭名之得诗
    田间四五月,此景看来稀。翼翼青苗上,双双白鸟飞。茅茨林下住,簑笠雨中归。拍岸瓜藤水,不须忧......
  • 送季明府赴太平粹
    黄岩号难治,能者治何难。桃李民心悦,风霜吏胆寒。公行无不可,私请莫相干。三尺儿童辈,皆知好......
  • 毗陵天庆观画龙自题姑苏羽士李怀仁醉笔诗呈
    姑苏道士天酒星,醉笔写出双龙形。墨迹从横夺造化,蜿蜒满壁令人惊。一龙翻身出云表,口吞八极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