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李处士幽居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温庭筠
2025-07-21

题李处士幽居

唐代  温庭筠  

水玉簪头白角巾,瑶琴寂历拂轻尘。
浓阴似帐红薇晚,细雨如烟碧草春。
隔竹见笼疑有鹤,卷帘看画静无人。
南山自是忘年友,谷口徒称郑子真。

题李处士幽居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题李处士幽居翻译及注释

《题李处士幽居》是温庭筠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可以是:

水玉簪头白角巾,
瑶琴寂历拂轻尘。
浓阴似帐红薇晚,
细雨如烟碧草春。
隔竹见笼疑有鹤,
卷帘看画静无人。
南山自是忘年友,
谷口徒称郑子真。

诗意:
诗人描述了一个叫李处士的人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孤独地居住在幽静的地方。他头戴白色角巾,佩戴着水玉簪头,手里拿着寂静的瑶琴,轻轻地拂去尘埃。在这个地方,茂密的树荫如同帐篷一般笼罩着,红色的薇花在傍晚中显得更加艳丽。细雨绵绵如烟,绿草如蓝,宛如春天的氛围。透过竹子隔着的围栏,可以看到探头出现的鹤,宛如在园中徘徊。拉起帘子看画卷,只见画中世界静谧无人。南山自成为诗人的忘年交,而山谷口虽说称为郑子真,但却也只是身世未明的一个称号。

赏析:
这首诗借景抒怀,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遥远的自然和宁静安逸生活的向往。诗人运用了丰富的形象描写,使诗意更加生动。水玉簪头和白角巾象征纯洁,瑶琴则代表着寂静和安静。通过描绘茂密的树荫、红薇和细雨,诗人创造出了一个安静而美丽的春天氛围。草坪上的细雨犹如烟雾,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感觉。隔着竹子,可以看到鹤的出现,增添了一丝神秘感。而卷起帘子,画卷中静谧无人的世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诗人以南山和郑子真为象征,表达了自己与他们的心灵相通,寻求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

整首诗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和韵律优美的语言,使读者沉浸在这幽静而美丽的景象中,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宁静生活和远离纷扰的思考。

题李处士幽居拼音读音参考

tí lǐ chǔ shì yōu jū
题李处士幽居

shuǐ yù zān tóu bái jiǎo jīn, yáo qín jì lì fú qīng chén.
水玉簪头白角巾,瑶琴寂历拂轻尘。
nóng yīn shì zhàng hóng wēi wǎn,
浓阴似帐红薇晚,
xì yǔ rú yān bì cǎo chūn.
细雨如烟碧草春。
gé zhú jiàn lóng yí yǒu hè, juàn lián kàn huà jìng wú rén.
隔竹见笼疑有鹤,卷帘看画静无人。
nán shān zì shì wàng nián yǒu, gǔ kǒu tú chēng zhèng zǐ zhēn.
南山自是忘年友,谷口徒称郑子真。


相关内容11:

夜与故人别

咏史诗·汉中

题河中紫极宫

送去华法师

宿村家亭子(一作宿杜司空东亭,或题杜司户亭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咏史诗·泜水
    韩信经营按镆铘,临戎叱咤有谁加。犹疑转战逢勍敌,更向军中问左车。...
  • 偶题
    白玉先生多在市,青牛道士不居山。但能共得丹田语,正是忙时身亦闲。...
  • 送友人如边
    去日重阳后,前程菊正芳。行车辗秋岳,落叶坠寒霜。云入汉天白,风高碛色黄。蒲轮待恐晚,求荐向......
  • 贺雪寄本府尚书
    雨雪不顺时,阴阳失明晦。麦根半成土,农夫泣相对。我公诚诉天,天地忽已泰。长飙卷白云,散落群......
  • 送慈恩寺霄韵法师谒太原李司空
    何故谒司空,云山知几重。碛遥来雁尽,雪急去僧逢。清磬先寒角,禅灯彻晓烽。旧房闲片石,倚著最......
  • 秋蝶二首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愁人如见此,应下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