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春日雨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温庭筠
2025-07-19

春日雨

唐代  温庭筠  

细雨濛濛入绛纱,湖亭寒食孟珠家。
南朝漫自称流品,宫体何曾为杏花。

春日雨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春日雨翻译及注释

诗词《春日雨》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细雨濛濛入绛纱,
湖亭寒食孟珠家。
南朝漫自称流品,
宫体何曾为杏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细雨纷飞的景象。诗人以绛纱为背景,将雨水如细雾般织入其中。他提及湖亭和孟珠家,寒食节的氛围让湖亭和孟珠家更加冷清。诗人自称南朝流派,指的是他对文学的热情和流派的自谦。最后一句表达了对春日雨的赞美,宫殿外的杏花也无法与之相比。

赏析:
《春日雨》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细雨濛濛的春日景象。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湖亭和孟珠家与南朝的流派相对比,突出了春雨的细腻和宫殿内的华丽。这首诗凭借简短的篇幅表达了淡雅的情感和对春日雨的赞美,展示了温庭筠的才华和对自然的敏感。整体而言,这首诗唤起了读者的共鸣,使人们感受到春日雨的美丽和意境。

春日雨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rì yǔ
春日雨

xì yǔ méng méng rù jiàng shā, hú tíng hán shí mèng zhū jiā.
细雨濛濛入绛纱,湖亭寒食孟珠家。
nán cháo màn zì chēng liú pǐn, gōng tǐ hé zēng wèi xìng huā.
南朝漫自称流品,宫体何曾为杏花。


相关内容11:

二辛夷

寄令狐绹相公

叹灵鹫寺山榴

索曲送酒

夏夜登南楼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深秋过源宗上人房(房一作方丈)
    到日值摇落,相留山舍空。微寒生夜半,积雨向秋终。度讲多来雁,经禅少候虫。方从听话后,不省在......
  • 浙江晚渡怀古
    蝉噪秋风满古堤,荻花寒渡思萋萋。潮声归海鸟初下,草色连江人自迷。碧落晴分平楚外,青山晚出穆......
  • 和周繇见嘲(一作和周为宪广阳公宴见嘲诗)
    才甘鱼目并,艺怯马蹄间。王谢初飞盖,姬姜尽下山。缚鸡方角逐,射雉岂开颜。乱翠移林色,狂红照......
  • 反生桃花发因题
    疾眼逢春四壁空,夜来山雪破东风。未知王母千年熟,且共刘郎一笑同。已落又开横晚翠,似无如有带......
  • 效陶
    两曜无停驭,蓬壶应有墓。何况北邙山,只近市朝路。大恢生死网,飞走无逃处。白发忽已新,红颜岂......
  • 寄张祜(祜亦未面,频寄声相闻)
    越水吴山任兴行,五湖云月挂高情。不游都邑称平子,只向江东作步兵。昔岁芳声到童稚,老来佳句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