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访武伯山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景熙
2025-07-24

访武伯山居

宋代  林景熙  

照书双眼碧,天欲寿斯文。
白发前朝士,青山半屋云。
迟花春后见,远瀑夜深闻。
回看重华梦,荒田自鹿麇。

访武伯山居作者简介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访武伯山居翻译及注释

《访武伯山居》是宋代诗人林景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照书双眼碧,天欲寿斯文。
白发前朝士,青山半屋云。
迟花春后见,远瀑夜深闻。
回看重华梦,荒田自鹿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林景熙拜访武伯山居的情景。诗人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婉约清丽的笔触,展现了自然山水和人生哲理的交融。首句"照书双眼碧,天欲寿斯文"描绘了山居的宁静景象,以碧绿的眼瞳照亮了书卷,展示了作者对文化和知识的追求。第二句"白发前朝士,青山半屋云"表达了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的经历,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沉淀,而青山和屋中的云则象征着山居的清幽和诗人内心的宁静。第三句"迟花春后见,远瀑夜深闻"描绘了春天的花朵和夜晚的瀑布,以寥寥几笔勾勒出自然景物的美丽和静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最后一句"回看重华梦,荒田自鹿麇"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繁华的回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宁静自然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入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诗人表达了对于宁静、清幽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于内心真实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联的追求。这首诗在极简的表达中蕴含了深邃的意境和哲理,使人在阅读时产生共鸣和思考。

访武伯山居拼音读音参考

fǎng wǔ bó shān jū
访武伯山居

zhào shū shuāng yǎn bì, tiān yù shòu sī wén.
照书双眼碧,天欲寿斯文。
bái fà qián cháo shì, qīng shān bàn wū yún.
白发前朝士,青山半屋云。
chí huā chūn hòu jiàn, yuǎn pù yè shēn wén.
迟花春后见,远瀑夜深闻。
huí kàn zhòng huá mèng, huāng tián zì lù jūn.
回看重华梦,荒田自鹿麇。


相关内容11:

郑氏西庄

游九锁山·入九锁山门

杂诗(三首)

体斋西轩观玉簪花偶作

冬青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读书图
    幽栖出尘表,修翠连松竹。袖得碧苔篇,闲来石上读。日暝欲忘还,山空人转独。...
  • 钱舜举溪岸图
    忆昔至元全盛日,天子诏下征遗逸。吴兴八俊皆奇才,秀邸王孙称第一。一朝玉马去朝周,诸子声名总......
  • 文心之访予山中
    远访孤峰顶,凉荒见道情。别来多少事,话到二三更。灯影摇空壁,茶香出破铛。山中无一物,何以赠......
  • 奸老革
    奸老革天下,宁有多许贼?潼关以东大有人,悔不尽杀江都民。民不欲多多即乱,安得龙舟数千夫八万......
  • 刘尚质南楼题王舜耕山水图
    溪声潺湲杂林壑,山势蜿蜒去还却。浮云欲起未起时,半在溪头与山脚。入空高鸟飞欲尽,背屋斜阳惨......
  • 画云山歌
    我昔曾游庐岳顶,欲上青天凌倒景。山中白云如白衣,片片飞落春风影。云晶晶兮花冥冥,万壑尽送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