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僧之姑苏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逋
2025-07-24

送僧之姑苏

宋代  林逋  

被请阊门寺,扁舟积水遥。
几程冲腊雪,一饭泊村桥。
岑色晴空映,檀烟远吹飘。
公台悉余镇,讲罢即相招。

送僧之姑苏作者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送僧之姑苏翻译及注释

《送僧之姑苏》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僧人离开姑苏的情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友谊的珍重。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被请到阊门寺,小舟停在远处的积水中。
历经几程冲刷的腊雪,一饭后停泊在村桥旁。
山色在晴空中映照,檀香烟雾远远飘荡。
公台已经安排好我在这里居住,讲完课就会邀请我回去。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友谊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不舍。诗中的阊门寺、积水、村桥等景物,以及腊雪、晴空、檀香等意象,都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色彩。诗人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公台安排他在此居住,并在讲完课后邀请他回去,显示了友情的深厚和亲近。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诗人通过描绘景物和意象,创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其次,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景物的描绘,突出了离别的痛苦和友谊的珍贵。最后,诗人的用词简练而准确,意境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这首诗词《送僧之姑苏》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和表达对友谊的珍重,展现了林逋独特的诗歌才华和对人情世故的感悟。

送僧之姑苏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ēng zhī gū sū
送僧之姑苏

bèi qǐng chāng mén sì, piān zhōu jī shuǐ yáo.
被请阊门寺,扁舟积水遥。
jǐ chéng chōng là xuě, yī fàn pō cūn qiáo.
几程冲腊雪,一饭泊村桥。
cén sè qíng kōng yìng, tán yān yuǎn chuī piāo.
岑色晴空映,檀烟远吹飘。
gōng tái xī yú zhèn, jiǎng bà jí xiāng zhāo.
公台悉余镇,讲罢即相招。


相关内容11:

深居杂兴六首

答谢尉得替

送闻义师谒池阳郡守

赠张绘秘教九题·诗家

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
  • 寄薛学士
    飞徵偶未下天衢,古群宽闲且寄居。曾许布衣通一刺,每留蔬食看群书。高斋已想闲丹灶,清梦谁同话......
  • 送越倅杨屯田赴阙
    越中分治罢,山水别来初。诗景多留石,船痕半载书。野程江树远,公宴郡楼虚。看塞严徐召,清风满......
  • 水调歌头
    八蛮朝凤阙,四境绝狼烟。太平无事,超烘聚哨效梨园。笛弄崑崙上品,筛动云阳妙选,画鼓可人怜。......
  • 满庭芳
    风剪梧桐。...
  • 林间石
    入夜跏趺多待月,移时箕踞为看山。苔生晚片应知静,云动秋根合见闲。瘦鹤独随行药后,高僧相对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