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太白隐者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洞
2025-07-24

寄太白隐者

唐代  李洞  

开辟已来雪,为山长欠春。
高遮辞碛雁,寒噤入川人。
栈阁交冰柱,耕樵隔日轮。
此中栖息者,不识两京尘。

寄太白隐者作者简介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寄太白隐者翻译及注释

诗词:《寄太白隐者》

春季已经到来,寒冷的天气却不见消退。高山上遮挡了飞向南方的候鸟,冷得让进入川地的人们全身发抖。山中有人们隐居在茅舍和阁楼中,他们与外界的世俗光景完全无关,不知道两京的尘嚣。

译文:
开辟已来雪,为山长欠春。
高遮辞碛雁,寒噤入川人。
栈阁交冰柱,耕樵隔日轮。
此中栖息者,不识两京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唐代的隐者诗人太白山人(李白)为写作对象,表达了对于隐居山中的太白山人的思念和景仰。

首先,诗中描绘了雪后的山脉景色,表示春天的到来,但是山中的景象却依然寒冷,与季节不相符合。这种冷寂的景象,暗喻了太白山人隐居的环境和离世的态度。

其次,诗中提到了高山遮挡了候鸟,寒冷的天气让人们感到寒冷颤抖。这里通过候鸟和人们的冷颤,表达了太白山人隐居在山中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与尘世繁华无关。

最后,诗中描绘了山中的茅舍和阁楼,意味着太白山人在山中的居所。这些屋舍与世隔绝,交错的冰柱以及采集柴火的农民,更加突出了太白山人的隐居与世无争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于山中景象和隐士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太白山人的钦佩和景仰,以及对于隐居山中的人们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的赞美。与此同时,诗中的景色描绘和意象运用也展示了唐代隐者诗的特点,凝练简洁,意蕴丰富。

寄太白隐者拼音读音参考

jì tài bái yǐn zhě
寄太白隐者

kāi pì yǐ lái xuě, wèi shān cháng qiàn chūn.
开辟已来雪,为山长欠春。
gāo zhē cí qì yàn, hán jìn rù chuān rén.
高遮辞碛雁,寒噤入川人。
zhàn gé jiāo bīng zhù, gēng qiáo gé rì lún.
栈阁交冰柱,耕樵隔日轮。
cǐ zhōng qī xī zhě, bù shí liǎng jīng chén.
此中栖息者,不识两京尘。


相关内容11:

秋宿梓州牛头寺

过洞庭湖

题湖南岳麓寺

喜友人再面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郤先辈归觐华阴
    桂枝博得凤栖枝,欢觐家僮舞翠微。僧向瀑泉声里贺,鸟穿仙掌指间飞。休停砚笔吟荒庙,永别灯笼赴......
  • 毙驴
    蹇驴秋毙瘗荒田,忍把敲吟旧竹鞭。三尺焦桐背残月,一条藜杖卓寒烟。通吴白浪宽围国,倚蜀青山峭......
  • 感旧诗
    初骑竹马咏芭蕉,尝忝名卿诵满朝。五字便容趋绛帐,一枝寻许折丹霄。岂知流落萍蓬远,不觉推迁岁......
  • 湖外送何崇入阁
    因诗相识久,忽此告临途。便是有船发,也须容市沽。精吟五个字,稳泛两重湖。长短逢公道,清名振......
  • 山东兰若遇静公夜归
    松门一径微,苔滑往来稀。半夜闻钟后,浑身带雪归。问寒僧接杖,辨语犬衔衣。又是安禅去,呼童闭......
  • 送知己
    郡清官舍冷,枕席溅山泉。药气来人外,灯光到鹤边。梦秦书印斗,思越画渔船。掷笏南归去,波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