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别陶副使归南海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王昌龄
2025-07-24

别陶副使归南海

唐代  王昌龄  

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新月海亭秋。
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

别陶副使归南海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别陶副使归南海翻译及注释

别陶副使归南海,朝代:唐代,作者:王昌龄
别陶副使归南海,
明月何曾照刘基。
忆昔金闺曾睇彩,
青楼玉女争烧鹅。
五陵佳气凛朝日,
王谢才高万户侯。
刀劒夜行望秦塞,
无眠可问侯者谁?

中文译文:
离别了去南海的陶副使,
明亮的月亮从来没有照过刘基。
怀念昔日的金闺,曾经看过美女弹琴,
青楼里的美女争相烧制鹅肉。
五陵佳气凛人的天空,迎着朝阳司许玄宗。
刀剑夜行,眺望秦塞,
谁才是无眠之人,还是万户侯?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王昌龄对于古代官员陶副使离别南海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了陶副使在南越归来时的壮丽场面和享受荣华富贵的经历。但是在最后两句诗中,作者引发了读者对于侯位荣华的疑问,认为这一切的追求是否值得。

赏析:
这首诗以别陶副使归南海为题材,通过描写南越归人的壮丽场景,展示了当时官僚阶级的奢靡生活,同时也向读者传达了对于侯位荣华的思考和怀疑。整首诗用词简洁明快,意境清新雅致,将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对于人生价值的质疑融入其中,给人以深远的思考。整首诗意义深远,开放性强,读者可以从中反思自己对于权力、地位和奢靡生活的态度。

别陶副使归南海拼音读音参考

bié táo fù shǐ guī nán hǎi
别陶副使归南海

nán yuè guī rén mèng hǎi lóu, guǎng líng xīn yuè hǎi tíng qiū.
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新月海亭秋。
bǎo dāo liú zèng zhǎng xiàng yì, dāng qǔ gē chuán wàn hù hòu.
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


相关内容11:

奉陪使君西庭送淮西魏判官(得山字)

过横山顾山人草堂

素上人影塔

秋山寄陈谠言

留别岑参兄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南特进赴归行营
    闻道军书至,扬鞭不问家。虏云连白草,汉月到黄沙。汗马河源饮,烧羌陇坻遮。翩翩新结束,去逐李......
  • 湖中晚霁
    湖广舟自轻,江天欲澄霁。是时清楚望,气色犹霾曀。踟蹰金霞白,波上日初丽。烟虹落镜中,树木生......
  • 仲夏饯魏四河北觐叔
    落日临御沟,送君还北州。树凉征马去,路暝归人愁。吴岳夏云尽,渭河秋水流。东篱摘芳菊,想见竹......
  • 送崔载华、张起之闽中
    不识闽中路,遥知别后心。猿声入岭切,鸟道问人深。旅食过夷落,方言会越音。西征开幕府,早晚用......
  • 少年行三首
    十八羽林郎,戎衣侍汉王。臂鹰金殿侧,挟弹玉舆傍。驰道春风起,陪游出建章。侍猎长杨下,承恩更......
  • 湖南使还,留辞辛大夫
    王师劳近甸,兵食仰诸侯。天子无南顾,元勋在上游。大才生间气,盛业拯横流。风景随摇笔,山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