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琴曲歌辞·走马引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贺
2025-09-06

琴曲歌辞·走马引

唐代  李贺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朝嫌剑光静,暮嫌剑花冷。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琴曲歌辞·走马引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琴曲歌辞·走马引翻译及注释

诗词中文译文:

我有离乡之剑,玉锋可截云。
襄阳有个走马客,意气自然春。
白天嫌剑光静,晚上嫌剑花冷。
能够持剑对人,却不理解持剑是为了自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离乡的剑客,他的剑锋锐利如玉,能够割断乌云,他拥有自由自在的心境像春天一样。白天,人们嫌弃剑的光芒过于清冷安静,晚上,他们又嫌剑上的花纹太过寒冷。剑客能够使用剑来防身,却没有人理解他持剑的用意。

这首诗抒发了剑客内心独特的情感和境遇。剑作为一件利器,不仅是剑客的武器,更代表着他的个性和生活态度。剑客在他所处的环境中感到被误解,他的剑光和剑花让人感到不舒服,他的生活方式与常人有所不同。他希望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寻求心灵和精神的自由。

这首诗具有唐代诗歌的典型特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整首诗描写了一种独特的境遇和情感,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出剑客的独特气质。同时,诗中的象征意味也丰富多样,剑客与剑的关系隐喻着人与自身内在力量的联系。这种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抒发,使这首诗具有了深厚的感染力和思考价值。

琴曲歌辞·走马引拼音读音参考

qín qǔ gē cí zǒu mǎ yǐn
琴曲歌辞·走马引

wǒ yǒu cí xiāng jiàn, yù fēng kān jié yún.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xiāng yáng zǒu mǎ kè, yì qì zì shēng chūn.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cháo xián jiàn guāng jìng, mù xián jiàn huā lěng.
朝嫌剑光静,暮嫌剑花冷。
néng chí jiàn xiàng rén, bù jiě chí zhào shēn.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相关内容11:

奉和同皇太子过慈恩寺应制二首

酬晖上人夏日林泉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江中望月

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奉和御制平胡
    玄漠圣恩通,由来书轨同。忽闻窥月满,相聚寇云中。庙略占黄气,神兵出绛宫。将军行逐虏,使者亦......
  • 九日
    秋来林下不知春,一种佳游事也均。绛叶从朝飞著夜,黄花开日未成旬。将曛陌树频惊鸟,半醉归途数......
  • 从驾温泉宫
    神女调温液,年年待圣人。试开临水殿,来洗属车尘。暖气随明主,恩波浃近臣。灵威自无极,从此献......
  • 桃
    独有成蹊处,秾华发井傍。山风凝笑脸,朝露泫啼妆。隐士颜应改,仙人路渐长。还欣上林苑,千岁奉......
  • 奉寄韦太守陟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临此岁方晏,顾景咏......
  • 五君咏五首·苏许公瑰
    许公信国桢,克美具瞻情。百事资朝问,三章广世程。处高心不有,临节自为名。朱户传新戟,青松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