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名句 >万缘都向静中消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杨弘道
2025-09-11

万缘都向静中消

元代  杨弘道  

望江南  

桃源好,鸡黍竟相邀。
鸾凤有期朝绛阙,风霾无计上青霄。
万点落英飘。
茅屋底,何以水永朝。
一念不从痴处起,万缘都向静中消
知命也逍

万缘都向静中消翻译及注释

《望江南 咏桃源》是元代杨弘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望江南 咏桃源

桃源美,鸡黍相邀。鸾凤预定在朝廷,风霾却无法飞上青霄。万点落英飘飞。茅屋下,如何使水永远晨昏流动。只需一个念头从迷惘中启程,万种纷缘皆消失在宁静之中。洞悉命运,也可逍遥自在。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桃源景观,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诗中通过描绘桃源的美丽、鸟语花香和和谐的生活场景,对现实社会的不公和繁琐进行了对比,表达了诗人心中追求理想生活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诗人认为,只要有一念从痴迷和纷扰的状态中觉醒,就能摆脱种种牵绊,获得心灵的自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桃源理想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描述桃源的美景和逍遥自在的生活,诗人表达了对繁杂世俗的厌倦和对宁静、自由的追求。诗中的桃源被描绘得如此美好,让人感受到一种遥远的梦境般的寄托和向往。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自己的观念,认为只要有一念从迷惘中觉醒,就能超越种种纷缘的束缚,实现心灵的自由和逍遥。这种主张与元代士人内心的理想寄托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相吻合,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困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桃源景观,表达了诗人对于纷繁世俗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它以理想化的桃源为背景,展示了诗人对人生意义和追求的一种思考,是元代文人精神世界和情感境界的体现。

万缘都向静中消拼音读音参考

wàng jiāng nán yǒng táo yuán
望江南 咏桃源

táo yuán hǎo, jī shǔ jìng xiāng yāo.
桃源好,鸡黍竟相邀。
luán fèng yǒu qī cháo jiàng quē, fēng mái wú jì shàng qīng xiāo.
鸾凤有期朝绛阙,风霾无计上青霄。
wàn diǎn luò yīng piāo.
万点落英飘。
máo wū dǐ, hé yǐ shuǐ yǒng cháo.
茅屋底,何以水永朝。
yī niàn bù cóng chī chù qǐ, wàn yuán dōu xiàng jìng zhōng xiāo.
一念不从痴处起,万缘都向静中消。
zhī mìng yě xiāo
知命也逍


相关内容11:

十年一梦中间

短衣匹马

将军楼阁

定书当日佳句

光禄池台


相关热词搜索:万缘都向静中消
热文观察...
  • 知命也逍
    桃源好,鸡黍竟相邀。鸾凤有期朝绛阙,风霾无计上青霄。万点落英飘。茅屋底,何以水永朝。一念不......
  • 汉家都邑
    汉家都邑,历绵绵延*,增崇荣富。千古繁华犹眼见,看取班张词赋。太液鸳鸯,昭阳*鹊,兰麝熏香......
  • 增崇荣富
    汉家都邑,历绵绵延*,增崇荣富。千古繁华犹眼见,看取班张词赋。太液鸳鸯,昭阳*鹊,兰麝熏香......
  • 一念不从痴处起
    桃源好,鸡黍竟相邀。鸾凤有期朝绛阙,风霾无计上青霄。万点落英飘。茅屋底,何以水永朝。一念不......
  • 何以水永朝
    桃源好,鸡黍竟相邀。鸾凤有期朝绛阙,风霾无计上青霄。万点落英飘。茅屋底,何以水永朝。一念不......
  • 风霾无计上青霄
    桃源好,鸡黍竟相邀。鸾凤有期朝绛阙,风霾无计上青霄。万点落英飘。茅屋底,何以水永朝。一念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