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折梅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白玉蟾
2025-09-07

折梅二首

宋代  白玉蟾  

夜半披衣凭玉栏,天风吹露洒琅玕。
前台后台月如水,云去云来梅影寒。

折梅二首翻译及注释

《折梅二首》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夜半披衣凭玉栏,
天风吹露洒琅玕。
前台后台月如水,
云去云来梅影寒。

诗意:
这首诗词以折梅为主题,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情景。诗人站在玉栏旁边,半夜时分披着衣服。夜空中的清风吹动着露珠,洒落在梅花上。月亮在前后台分别升起,月光如水一般柔和。云彩时隐时现,梅花的影子在寒冷中摇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以及梅花和自然元素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寂静冷寒的冬夜的感受。以下是对诗词的进一步分析:

首句“夜半披衣凭玉栏”,表现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站在玉栏旁边的情景。诗人披着衣服,或许是为了赏月或观赏梅花而准备。这一句创造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

第二句“天风吹露洒琅玕”,通过描绘天风吹动露珠洒在梅花上,传达了清凉的感觉。露珠的形象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琅玕(音láng gān)是指珍珠,也可以理解为梅花上洒落的露珠像珍珠般晶莹剔透。

第三句“前台后台月如水”,将月亮的出现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月光如同流水一般柔和。这一句表现了夜晚的变化和流动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最后一句“云去云来梅影寒”,通过描绘云彩的变化以及梅花的影子,表达了梅花的孤寂和寒冷之感。梅花作为冬季的花朵,象征坚强和不屈的品质,与诗人内心的感受相呼应。

整首诗词以寒冷的夜晚为背景,通过对梅花、月亮和云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孤独、清冷的冬夜的感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寂静、孤独和坚强的思考和领悟。整体上,这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细腻感受。

折梅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zhé méi èr shǒu
折梅二首

yè bàn pī yī píng yù lán, tiān fēng chuī lù sǎ láng gān.
夜半披衣凭玉栏,天风吹露洒琅玕。
qián tái hòu tái yuè rú shuǐ, yún qù yún lái méi yǐng hán.
前台后台月如水,云去云来梅影寒。


相关内容11:

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

呼唤体自述

四月池上

燕岩游罢与岩主话别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发箧得亡友书札
    宿昔重交义,零落今谁存。旧情留纸札,永恨入丘坟。世味薄於水,生涯空似云。抚孤无力及,流泪复......
  • 赠陈孔目
    制锦堂前万事闲,掉头来入武夷山。当年种放如能学,白鹤青云也不难。...
  • 福州堂下小栏花卉多是手栽今已繁盛因赏花有
    爱花尽日傍花台,点检当年手自栽。前事已随朝暮变,旧华空见浅深开。山禽忽下还飞去,溪雨才收又......
  • 李阁使新种洛花
    堂下朱阑小魏红,一枝浓艳占春风。新闻洛下传佳种,未必开时胜旧丛。...
  • 和邱提刑寄湖南贾度支
    何处多离感,山邮霁野光。清吟贯骚雅,远意属荆湘。霜树呈秋色,风兰生晚香。使轺偏倚望,摛藻寄......
  • 呈万菴十章·炉鼎
    须信先天事事无,阴阳陶铸此形模。真空平等硃砂鼎,虚彻灵通偃月炉。九竅可风坛墠暖,二时失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