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俞成大送新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洪咨夔
2025-07-19

俞成大送新芋

宋代  洪咨夔  

谢三郎女改蓑衣,繿缕中藏玉雪肌。
柱上莫愁无乳媪,秋风得此可忘饥。

俞成大送新芋作者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俞成大送新芋翻译及注释

《俞成大送新芋》是宋代洪咨夔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谢三郎女改蓑衣,
繿缕中藏玉雪肌。
柱上莫愁无乳媪,
秋风得此可忘饥。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女子改穿蓑衣的情景。她的身体白皙如玉,纤细如雪,隐藏在粗糙的蓑衣之中。无论在寒冷的柱子上还是在秋风中,她都能忘记饥饿之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形象和她的境遇,展示了作者对她的赞美和关注。以下是对诗词的赏析:

首句“谢三郎女改蓑衣”,表明了这个女子是谢三郎的妻子或女儿,她主动选择了改穿蓑衣。这里的“改”意味着与传统女性服饰的不同,显示出她的独立和勇敢。

第二句“繿缕中藏玉雪肌”,通过使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女子的美貌和柔嫩的肌肤。她的美丽和细腻被隐藏在粗糙的蓑衣之中,增加了一种曲线美和内敛之感。

第三句“柱上莫愁无乳媪”,表达了女子无需担心没有乳媪(乳母)来哺育她的孩子。这句话暗示了她的坚强和自立,她可以独立面对生活的挑战。

最后一句“秋风得此可忘饥”,通过描绘秋风,表达了女子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内心满足的追求。她得到了自由选择和改变的权利,以至于可以忘记物质上的饥饿。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独立自主、美丽而坚强的女性形象。通过对比和隐喻,诗人表达了对这个女子的赞美和敬佩,并探讨了自由选择与内心满足的关系。整首诗词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展示了宋代诗人对女性形象的独特关注和赞美。

俞成大送新芋拼音读音参考

yú chéng dà sòng xīn yù
俞成大送新芋

xiè sān láng nǚ gǎi suō yī, lán lǚ zhōng cáng yù xuě jī.
谢三郎女改蓑衣,繿缕中藏玉雪肌。
zhù shàng mò chóu wú rǔ ǎo, qiū fēng dé cǐ kě wàng jī.
柱上莫愁无乳媪,秋风得此可忘饥。


相关内容11:

大孤山

春禽杂言

岁晏

哭都城火

温泉院二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孙教授挽诗
    手织天孙锦,胸吞海吞洋。官卑材不尽,年往虑空长。啼鸟呼春梦,飞花饯夕阳。唯余君子泽,插架简......
  • 戊子新元老人七十有诗自述敬和
    松鹤昂昂省见稀,独游汗漫友佺期。光风霁日安排好,秀水佳水斗饤奇。嘉庆图中身最贵,耆英会上爵......
  • 仲冬二日还自谷川道中两绝
    满天返照醉红殷,未到生明月已弯。好是蛾眉无点恨,盈盈淡扫有无间。...
  • 凉月二首
    金粟安排雨后黄,定知花亦爱新凉。夜深月透玲珑影,花自光明月自香。...
  • 仲冬九日还可庵谒墓遂入都
    未放梅梢一个春,枇杷花已玉嶙峋。霜靴带取苔痕去,应被孤猿野鹤嗔。...
  • 浮溪周居士挽诗
    野水岗头屋,春行竹裹厨。所安仁者静,其乐道之腴。遗逸盍徽诏,耆英空画图。诗书根气远,丛桂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