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越溪村居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戴叔伦
2025-07-19

越溪村居

唐代  戴叔伦  

秋天  离别  

年来桡客寄禅扉,多话贫居在翠微。
黄雀数声催柳变,清溪一路踏花归。
空林野寺经过少,落日深山伴侣稀。
负米到家春未尽,风萝闲扫钓鱼矶。

越溪村居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越溪村居翻译及注释

《越溪村居》是一首唐代诗词,由戴叔伦创作。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生活在越溪村的情景和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多年来,作为禅僧的我寄居在越溪村,
经常与贫困的生活交流于翠微处。
黄雀的鸣叫促使柳树快速变绿,
我踏着花的道路归家,顺着清溪一路前行。
林中几乎没有人去的野寺,
只有日落时深山里稀少的伴侣。
背负米回到家,春天还未结束,
我闲散地扫落叶,去垂钓的鱼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越溪村居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贫困生活的豁达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先,诗中描述了作者寄宿在越溪村已有多年的情景,与贫困的生活相得益彰。他寄宿在越溪村,与每天过着贫困生活的人们交流,并感同身受。这表明作者与常人一样面对贫穷生活的压力,但他保持了精神的坚韧和向往心理。

其次,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黄雀的鸣叫催促着柳树迅速变绿,清溪旁的花道上,作者踏着花踏进自己真正的家乡。这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期待。

最后,诗中描绘了作者回家之后的情景。作者提到在空旷的林中有一座野寺,但很少有人去,只有日落时的深山才能看到很少的伴侣。这表明作者居住的地方几乎与现代社会隔绝,只有在渺茫的山林中才能找到少量的伴侣。

整首诗以描述作者的生活为主,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景物的运用,将自然景观和作者内心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这首诗深刻表达了作者在贫困生活中的豁达与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越溪村居拼音读音参考

yuè xī cūn jū
越溪村居

nián lái ráo kè jì chán fēi, duō huà pín jū zài cuì wēi.
年来桡客寄禅扉,多话贫居在翠微。
huáng què shù shēng cuī liǔ biàn,
黄雀数声催柳变,
qīng xī yí lù tà huā guī.
清溪一路踏花归。
kōng lín yě sì jīng guò shǎo, luò rì shēn shān bàn lǚ xī.
空林野寺经过少,落日深山伴侣稀。
fù mǐ dào jiā chūn wèi jǐn, fēng luó xián sǎo diào yú jī.
负米到家春未尽,风萝闲扫钓鱼矶。


相关内容11:

自伤

九日赠司空文明

团扇歌

白露为霜

酬令狐相公杏园花下饮有怀见寄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度关山
    雁塞日初晴,狐关雪复平。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谁知系虏者,贾谊是......
  • 题梓州牛头寺
    一出西城第二桥,两边山木晚萧萧。井花净洗行人耳,留听溪声入夜潮。...
  • 题江陵临沙驿楼
    江天清更愁,风柳入江楼。雁惜楚山晚,蝉知秦树秋。凄凉多独醉,零落半同游。岂复平生意,苍然兰......
  •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蒲萄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 石楠树
    石楠红叶透帘春,忆得妆成下锦茵。试折一枝含万恨,分明说向梦中人。...
  • 南中荣橘柚
    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密林耀朱绿,晚岁有馀芳。殊风限清汉,飞雪滞故乡。攀条何所叹,北望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