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如梦令(和张文伯芍药)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之道
2025-07-25

如梦令(和张文伯芍药)

宋代  王之道  

婉约  写景  抒情  

绰约一枝红怨。
疏雨淡烟池馆。
梅子欲黄时,日倚朱阑几遍。
争看。
争看。
人在沈香亭畔。

如梦令(和张文伯芍药)作者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如梦令(和张文伯芍药)翻译及注释

《如梦令(和张文伯芍药)》是宋代诗人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绰约一枝红怨。
疏雨淡烟池馆。
梅子欲黄时,
日倚朱阑几遍。
争看。争看。
人在沈香亭畔。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诗人以红色芍药为主题,借花望月的意境,表达了他对于美景的欣赏和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诗中的红色芍药被形容为优美婀娜的姿态,如同一个怨恨纷纷的人,形成了诗人对于花朵的情感投射。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细腻的雨景和烟雾弥漫的庭院,增添了诗词的意境与美感。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精致的描写手法,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营造出一种恬静、婉约的氛围。首句"绰约一枝红怨",通过形容花朵的姿态,表达了花朵间的情感纠葛,展现了花朵的婉约之美。接下来的两句"疏雨淡烟池馆",描绘了雨水细密而烟雾缭绕的庭院景象,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感。下文"梅子欲黄时,日倚朱阑几遍",通过描写梅花即将变黄的时刻,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与珍惜。最后两句"争看。争看。人在沈香亭畔",表达了诗人的期待和欣赏之情,以及他身处花园中的惬意与宁静。

这首诗词在描写花卉美景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美好瞬间的感慨与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在短短数语中展现了自然景观和人情感的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如梦令(和张文伯芍药)拼音读音参考

rú mèng lìng hé zhāng wén bó sháo yào
如梦令(和张文伯芍药)

chuò yuē yī zhī hóng yuàn.
绰约一枝红怨。
shū yǔ dàn yān chí guǎn.
疏雨淡烟池馆。
méi zǐ yù huáng shí, rì yǐ zhū lán jǐ biàn.
梅子欲黄时,日倚朱阑几遍。
zhēng kàn.
争看。
zhēng kàn.
争看。
rén zài shěn xiāng tíng pàn.
人在沈香亭畔。


相关内容11:

念奴娇(中秋垂虹和韵)

江城梅花引(枕屏)

浪淘沙

水调歌头

南乡子(除夕又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水调歌头
    明月浸瑶碧,河汉水交流。偏来照我,知我白发不胜愁。客里山中三载,枕上人间一梦,曾忆到瀛洲。......
  • 蓦山溪(如虞彦恭寄钱逊叔)
    平山堂上,侧盏歌南浦。醉望五州山,渺千里、银涛东注。钱郎英远,满腹贮精神,窥素壁,墨栖鸦,......
  • 水调歌头(寿武公望)
    韩国武中令,公望乃云孙。平生壮志,凛凛长剑倚天门。郁积胸中谋虑,慷慨尊前谈笑,袖手看风云。......
  • 水龙吟(寿王漕,是日冬至)
    夜来井络参躔,使星一点明如昼。谁将天上麒麟,钟作人间英秀。从橐仪刑,御屏名姓,暂烦衣绣。问......
  • 蝶恋花(初夏)
    乱叠青钱荷叶小。浓绿阴阴,学语雏莺巧。小树飞花芳径草。堆红衬碧於中好。梅子弄黄枝上早。春已......
  • 行香子
    珠露初零。天宇澄明。正闲阶、皎月亭亭。更阑人静,烟敛风清。更井边桐,一叶叶,做秋声。斗帐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