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9-07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

宋代  黄庭坚  

会合良艰期,系匏各异县。
千里共明月,如披故人面。
浮云蔽高秋,此岂心中愿。
雾重豹成文,水清鱼自见。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翻译及注释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会合良艰期,系匏各异县。
千里共明月,如披故人面。
浮云蔽高秋,此岂心中愿。
雾重豹成文,水清鱼自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黄庭坚的思念之情。他在远离故乡的地方,与友人李载分隔两地,心中充满了对李载的牵挂和思念之情。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愿望。

赏析:
诗词以自然景物为意象,通过描绘月亮、浮云、雾和水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首两句写诗人与李载相聚艰难,彼此之间的距离像一根根纠缠不解的葫芦藤,系在各自异乡的县城上。接着,诗人借用明亮的月光来象征李载,将李载比作披在自己面前的亲密旧友,表达了对李载的思念之情。

下半首以浮云和秋雾来表现诗人内心的愁苦。浮云遮挡了高空的秋天,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愿望被现实所遮蔽,无法实现。雾重则使得猎豹无法成文,水清则让鱼儿自然可见,这两句意味深长,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失望和困苦之中,希望自己的心愿能够得以实现,也希望李载能够看到自己内心的真实。

整首诗词表达了黄庭坚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期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环境相结合,形成了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拼音读音参考

fù wèi jiàn jūn zǐ yōu xīn mí lè bā yùn jì lǐ zài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

huì hé liáng jiān qī, xì páo gè yì xiàn.
会合良艰期,系匏各异县。
qiān lǐ gòng míng yuè, rú pī gù rén miàn.
千里共明月,如披故人面。
fú yún bì gāo qiū, cǐ qǐ xīn zhōng yuàn.
浮云蔽高秋,此岂心中愿。
wù zhòng bào chéng wén, shuǐ qīng yú zì jiàn.
雾重豹成文,水清鱼自见。


相关内容11: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

杂诗四首

和答魏道辅寄怀十首

晚泊长沙示秦处度范元实用寄明略和父韵五首

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谪居黔南十首
    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十书九不到,何用一开颜。...
  • 次韵高子勉十首
    沙上步微暖,思君剩欲招。蒌蒿穿雪动,杨柳索春饶。枉驾时逢出,新诗若见撩。樽前远湖树,来饮莫......
  • 和外舅夙兴三首
    暑逐池莲尽,寒随塞雁来。衣裘虽得暖,狐貉正相哀。僧汲辘轳晓,车鸣关锁开。不因朝鼓起,来帙乱......
  • 醉落魄/一斛珠
    陶陶兀兀。人生梦里槐安国。教公休醉公但莫。盏倒垂莲,一笑是赢得。街头酒贱民声乐。寻常行处寻......
  • 再和元礼春怀十首
    吴中风物最娇饶,百里春风酒旆摇。往往贵人留骑从,少年丛里贳金貂。...
  • 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
    汉皇勤远略,晚节相千秋。不足中原地,犹思一战收。望朝方北顾,斜日倚东楼。庙算知无敌,寒儒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