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陈泽民见寄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芾
2025-09-05

和陈泽民见寄

宋代  吴芾  

长年扰扰走红尘,今日方还自在身。
行处湖光侵杖履,坐来山色照我巾。
敢希寄傲陶元亮,且学躬耕郑子真。
犹恐风烟劳顾揖,未能终日作閒人。

和陈泽民见寄作者简介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和陈泽民见寄翻译及注释

《和陈泽民见寄》是一首宋代吴芾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年来我在纷纷扰扰的红尘中徘徊,今天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宁静。行走的时候,湖水的光芒涌入我的杖履;坐下来时,山色照亮了我的巾帽。我敬佩傲然的陶元亮,也学习朴实的郑子真。我依然担心风烟劳累会打扰到我的安宁,所以还不能成为彻底的闲人。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吴芾对内心宁静和朴素生活的向往。他经历了纷繁喧嚣的世事,但如今他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安宁和自在。在行走中,湖光映照在他的杖履上,坐下来时,山色将他的巾帽照亮,这些景色都使他感到宁静与舒适。诗人表达了对陶元亮的崇敬,傲然不群的陶元亮成为他的榜样。与此同时,他也学习郑子真的朴实和勤劳,他并不满足于安逸,仍然担心外界的风烟劳累会打扰到他的宁静,所以他还不能完全成为闲散无所事事的人。

赏析:
《和陈泽民见寄》展现了吴芾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对内心宁静和简朴生活的追求。诗中通过描绘湖光山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感受,湖光映照在杖履上,山色照亮了巾帽,这些景色给他带来了心灵的宁静和舒适。同时,诗人通过对陶元亮和郑子真的赞颂和学习,表达了对高尚品质和朴实生活的向往。他并不满足于世俗的纷扰,仍然担心外界的风烟劳累会干扰到他的内心安宁,这种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人生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与朴素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尚品质和朴实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启迪,引发人们对内心宁静与真实生活的思考。

和陈泽民见寄拼音读音参考

hé chén zé mín jiàn jì
和陈泽民见寄

cháng nián rǎo rǎo zǒu hóng chén, jīn rì fāng hái zì zài shēn.
长年扰扰走红尘,今日方还自在身。
xíng chǔ hú guāng qīn zhàng lǚ, zuò lái shān sè zhào wǒ jīn.
行处湖光侵杖履,坐来山色照我巾。
gǎn xī jì ào táo yuán liàng, qiě xué gōng gēng zhèng zǐ zhēn.
敢希寄傲陶元亮,且学躬耕郑子真。
yóu kǒng fēng yān láo gù yī, wèi néng zhōng rì zuò xián rén.
犹恐风烟劳顾揖,未能终日作閒人。


相关内容11:

和陈泽民见寄三首

和左达功春日见寄二首

和尹少稷席上韵

送泉州周尚书

赏梅偶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陶桃花源
    我闻桃花源,其先是秦世。当时避地人,岁久俱已逝。其后长子孙,生理还不废。种桃以自营,结茅以......
  • 次韵沈漕寄和题碧云亭之作
    昔日危亭迹已陈,我来聊试运风斤。断垣无复生青划,旧观依然耸碧云。千里江山檐下见,一天星斗坐......
  • 和任漕罗溪道中韵
    揽辔驰原隰,行行四牡骄。风烟方入眼,雷雨忽连宵。官事终期了,征途岂惮遥。经旬怀笑语,嗟我亦......
  • 太清舞
    当时脱得长城苦。但熙熙朝暮。上帝锡长生,任跳丸乌兔。种桃千万已成阴,望家乡、杳然何处。从此......
  • 元宵雪作因成短句
    天公着意作元宵,陡使新春乐事饶。已放金莲开陆地,更疑银阙下云霄。坐中星斗浑相照,庭下琼瑰更......
  • 和周明瞻秋香五首
    已爱清秋霁景鲜,山明水秀竹娟娟。更来花下成真赏,顿觉飘飘意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