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李山人幽居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籍
2025-07-26

题李山人幽居

唐代  张籍  

襄阳南郭外,茅屋一书生。
无事焚香坐,有时寻竹行。
画苔藤杖细,踏石笋鞋轻。
应笑风尘客,区区逐世名。

题李山人幽居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题李山人幽居翻译及注释

《题李山人幽居》
茅屋一书生,
襄阳南郭外。
无事焚香坐,
有时寻竹行。

画苔藤杖细,
踏石笋鞋轻。
应笑风尘客,
区区逐世名。

中文译文:
这是在襄阳南郭外的一间茅屋住着一位书生。
平日里无所事事,只是坐在茅屋里焚香。
有时候也会到外面去寻找竹子。
画苔和藤条编的拐杖细长,
脚踩着石头上的笋子,鞋子很轻。
也许会有人嘲笑这位风尘之客,
只是匆匆追逐着世俗的名利。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幽居的书生的生活,表达了对于宁静和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中的书生无所事事,只是在茅屋里焚香,或者到外面寻找竹子。他的生活简单而自由,没有被世俗的名利所束缚。画苔和细藤条编的拐杖,以及轻盈的笋鞋,都展现出他精神的安逸和追求质朴的生活态度。作者通过这位书生的生活方式,传达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独立的情怀,并暗示了对于纷繁世事的一种淡然态度。

赏析:
《题李山人幽居》是张籍所作,以简洁、清新的笔调展示了一位书生的幽居生活。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中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浮华的拒绝。书生的生活简朴,不受世俗繁忙的困扰,只是在自己的茅屋中焚香品味时光,或者外出寻找竹子,享受大自然的清新和自由。他的拐杖由画苔和细藤条编成,脚上的鞋子踩在石头上的笋子上,轻盈而舒适。作者以此表达了对于安静、淡泊生活的追求,对于世俗名利的冷眼旁观。整首诗简洁而朴实,语言流畅,构思巧妙。通过描写一个平凡人的生活小事,表达了一种追逐内心宁静和独立的理想。

题李山人幽居拼音读音参考

tí lǐ shān rén yōu jū
题李山人幽居

xiāng yáng nán guō wài, máo wū yī shū shēng.
襄阳南郭外,茅屋一书生。
wú shì fén xiāng zuò, yǒu shí xún zhú háng.
无事焚香坐,有时寻竹行。
huà tái téng zhàng xì, tà shí sǔn xié qīng.
画苔藤杖细,踏石笋鞋轻。
yīng xiào fēng chén kè, qū qū zhú shì míng.
应笑风尘客,区区逐世名。


相关内容11:

新卜清罗幽居奉献陆大夫

送从叔校书简南归(一作东游)

思江南旧游

回风有怀

杏殇(杏殇,花乳也,霜翦而落,因悲昔婴,故作是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八月
    孀妾怨夜长,独客梦归家。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帘外月光吐,帘内树影斜。悠悠飞露姿,点缀池......
  • 安乐宫
    深井桐乌起,尚复牵情水。未盥邵陵瓜,瓶中弄长翠。新成安乐宫,宫如凤凰翅。歌回蜡板鸣,左悺提......
  • 三叹
    孤剑锋刃涩,犹能神彩生。有时雷雨过,暗吼阗阗声。主人閟灵宝,畏作升天行。淬砺当阳铁,刻为干......
  • 感秋别怨
    霜秋自断魂,楚调怨离分。魄散瑶台月,心随巫峡云。蛾眉谁共画,凤曲不同闻。莫似湘妃泪,斑斑点......
  • 遣病(自此通州后作)
    自古谁不死,不复记其名。今年京城内,死者老少并。独孤才四十,仕宦方荣荣。李三三十九,登朝有......
  • 送汀州源使君
    曾成赵北归朝计,因拜王门最好官。为郡暂辞双凤阙,全家远过九龙滩。山乡只有输蕉户,水镇应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