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又得云字(一作张继诗,题作留别)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皇甫冉
2025-09-08

又得云字(一作张继诗,题作留别)

唐代  皇甫冉  

何事千年遇圣君,坐令双鬓老如云。
南行更入深山浅,岐路悠悠水自分。

又得云字(一作张继诗,题作留别)作者简介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又得云字(一作张继诗,题作留别)翻译及注释

又得云字(一作张继诗,题作留别)

何事千年遇圣君,
如云坐令双鬓老。
南行更入深山浅,
岐路悠悠水自分。

中文译文:

又得云姓(也有一说是张继的作品,题为留别)

何事千年遇圣君,
像云一样坐着让双鬓变老。
南行时更深入深山浅,
在岔路处,水悠悠自自然地分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皇甫冉的作品,题为《又得云字》(也有一说是张继的作品,题为《留别》)。诗中通过对云字的叠词形容,表达了对圣君的敬仰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遇到圣君的喜悦和惊讶之情。千年来,诗人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有机会遇见这位圣君,这种难以置信的感叹也暗示了诗人对圣君的崇敬之情。

接下来,诗人用“云”来比喻圣君的仪表,表示圣君的威严和尊贵,同时也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双鬓逐渐变老。这种变老的过程宛如云的变化,既是对时间的无奈,也是对圣君的敬意。

第三和第四句描写了诗人继续向南行进,进入了深山之中。深山浅水是一种意境,也暗喻了世事的曲折和变幻。岐路悠悠,水悠悠,形容了诗人在岔路处停下来思考,同时也引出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水的自然分开,描述了岔路的分道插杂,没有明确的方向,需要诗人自己做出选择。

整首诗以对圣君和时间的思考为主线,通过巧妙的意象和写景描写,表达了对圣君的敬仰和对人生意义的深思。传递了对圣君的顶礼膜拜之情,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抉择的思考。

又得云字(一作张继诗,题作留别)拼音读音参考

yòu dé yún zì yī zuò zhāng jì shī, tí zuò liú bié
又得云字(一作张继诗,题作留别)

hé shì qiān nián yù shèng jūn, zuò lìng shuāng bìn lǎo rú yún.
何事千年遇圣君,坐令双鬓老如云。
nán xíng gèng rù shēn shān qiǎn, qí lù yōu yōu shuǐ zì fēn.
南行更入深山浅,岐路悠悠水自分。


相关内容11:

奉和王相公早春登徐州城

温泉即事

送李秘书往儋州

寄江滔求孟六遗文

送夔州班使君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初出沅江夜入湖
    放溜出江口,回瞻松栝深。不知舟中月,更引湖间心。...
  • 答刘长卿七里濑重送
    新安非欲枉帆过,海内如君有几何。醉里别时秋水色,老人南望一狂歌。...
  • 题僧明惠房
    檐前朝暮雨添花,八十真僧饭一麻。入定几时将出定,不知巢燕污袈裟。...
  • 送刘兵曹还陇山居
    离堂徒宴语,行子但悲辛。虽是还家路,终为陇上人。先秋雪已满,近夏草初新。唯有闻羌笛,梅花曲......
  • 晓鸡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 送康判官往新安赋得江路西南永(一作刘长卿诗)
    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长。猿声比庐霍,水色胜潇湘。驿树收残雨,渔家带夕阳。何须愁旅泊,使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