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访可公宿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徐照
2025-09-09

访可公宿

宋代  徐照  

枯株围古寺,长觉莫寒增。
坐听吹风雪,吟移照佛灯。
试茶铛则水,点笔砚生冰。
门外营营者,谁人及似僧。

访可公宿作者简介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写道:“吟有好怀忘瘦苦”,可见苦吟情状。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徐照有《促促词》,通过农民与小吏的劳逸悲欢对比来揭露社会不平,有张籍、王建乐府诗意味,被不少选本选录。但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访可公宿翻译及注释

《访可公宿》是宋代徐照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枯株围古寺,
长觉莫寒增。
坐听吹风雪,
吟移照佛灯。
试茶铛则水,
点笔砚生冰。
门外营营者,
谁人及似僧。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寺的景象。枯株环绕着古寺,给人一种寂寞凄凉的感觉。诗人坐在寺庙里,聆听着风雪的声音,吟唱着,移动着照亮佛灯。他试着用茶壶加热水,却只触及冰冷;点燃笔砚,却只生出冰寒。寺庙外面人来人往,但没有一个人能与僧侣相比。

赏析:
《访可公宿》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中的古寺景象,通过寥寥数语营造出一种凄凉、寂寞的氛围。枯株环绕的古寺给人一种寂寞之感,寺内的僧侣似乎与外界隔绝,与世无争。诗人坐在这个古寺里,用耳朵聆听风雪的声音,这种安静与寂寞的景象也让他的心境更加寒冷。他吟唱诗歌,以照亮佛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诗人试图用茶壶试茶,却发现水已经结冰;用笔砚点燃,却只生出冰寒。这些形象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寒冷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冷漠与孤寂。

整首诗刻画了一个寂寞凄凉的冬日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冷漠。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世间虚幻繁华的冷眼态度,以及对修行寂寥生活的向往。

访可公宿拼音读音参考

fǎng kě gōng sù
访可公宿

kū zhū wéi gǔ sì, zhǎng jué mò hán zēng.
枯株围古寺,长觉莫寒增。
zuò tīng chuī fēng xuě, yín yí zhào fó dēng.
坐听吹风雪,吟移照佛灯。
shì chá dāng zé shuǐ, diǎn bǐ yàn shēng bīng.
试茶铛则水,点笔砚生冰。
mén wài yíng yíng zhě, shuí rén jí shì sēng.
门外营营者,谁人及似僧。


相关内容11:

赋祝次仲八景·江天暮雪

送从子令宪西归

白山茶

伯益以玉舟相酬酢席上口占二绝

哭潘德久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书所见闻示诸友
    闻说奔军闯阆州,余州民溃去如流。亲曾见虎诚堪怖,只为狐惊亦可羞。...
  • 寄筠阳赵紫芝推官
    府后岩峦众,何时访古仟。井甘邻室共,钟远雪风传。病去茶难废,诗多石可镌。蜀江春未动,犹得缓......
  • 赠九华李丹士
    长记零陵郡,共看江上峰。平生轻世事,几度认仙踪。转式驱雷电,封泥伏虎龙。三千三百里,今日又......
  • 约漕使泛舟东郊坐客十人分韵得江字
    微雨爽晴昊,柔风涣清泷。空明山四坐,宇静天八窗。筮言得幽真,此意谁与双。使家我风调,宾友俱......
  • 再和颠字韵时方议开边
    鼎象亨调戒在颠,或捐常馔美时鲜。鸷形不匿麏投麓,剑影虚张蛟绕船。壮观要还全盛日,图回须似中......
  • 石屏歌为潘隐父作
    浯溪片石天来长,颜家字画元文章。淡岩明秀甲天下,万古石鼓留岐阳。大工踏天割云骨,尽出湘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