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莘
2025-09-05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宋代  汪莘  

白云晚向山中出,白雾朝从水上生。
三百里滩轰笛过,鬼神惊倒怒龙声。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作者简介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翻译及注释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九月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译文:
白云晚向山中出,
白雾朝从水上生。
三百里滩轰笛过,
鬼神惊倒怒龙声。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白云和白雾的出现,刻画了九月的景色。白云在晚上从山中升起,白雾在早晨从水面上升起,形成了一幅宏大而壮丽的景象。接着,描述了轰鸣的笛声穿过三百里的滩涂,这一声音惊动了鬼神,甚至激起了怒龙的咆哮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白云和白雾的出现,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幻之美,同时也给人一种朦胧之感。而滩涂上回荡的笛声,象征着人类的活动与尘嚣,与自然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鬼神和怒龙的形象增添了神秘和惊奇的色彩,使整首诗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摹,以及对声音的生动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变化和神秘感的世界。此诗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诗意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拼音读音参考

jiǔ yuè shí liù rì chū jùn dēng zhōu rú qián táng shí qī rì zhōu zhōng zá xìng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bái yún wǎn xiàng shān zhōng chū, bái wù cháo cóng shuǐ shàng shēng.
白云晚向山中出,白雾朝从水上生。
sān bǎi lǐ tān hōng dí guò, guǐ shén jīng dǎo nù lóng shēng.
三百里滩轰笛过,鬼神惊倒怒龙声。


相关内容11: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

寄题叶路分与君楼如今若肯从徵召总把三峰乞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哭郑丈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朱相士朱文昭族孙云得刘碧云相法
    南荡书林长砌萝,碧云鞋底晒庭莎。从今湖海须行遍,眼法虽亲要看多。...
  • 送赵君十绝
    荷叶高高荷蕊低,夕阳初落画桥西。湖州士女来相接,争拥兰舟入霅溪。...
  • 送赵提干
    与君中外情偏厚,嗟我龙钟志已摧。岂有寻常堕泥滓,不教宛转助负雷。花枝买笑前村趁,柳带牵情别......
  • 沈氏书堂
    应与石渠半,又疑金匮存,晒书天象切,浴砚海光翻。我老行罢读,君材重细论。犹言无一字,大道始......
  • 送孙子渊潭州司理
    我住潇湘狱自清,囚衫虫蠹雨飘零。如今三院更幽寂,闭户勘书花满厅。...
  • 医工叹重赠柳山人
    柳生洲居濠北边,繇辞质野谁所传。不曾入城行卖卜,有问灾福须呼船。叹我奇疾何频年,其初过清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