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莘
2025-07-20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宋代  汪莘  

日暮沧江驻客舟,眼前境界起诗愁。
沿山几处人烟僻,摘粟收麻到白头。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作者简介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翻译及注释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是宋代汪莘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月十六日,我离开城郡,登上船只,如同前往钱塘的旅行。
十七日,我在船中写下了这些杂兴,思绪万千。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九月十六日离开城郡登船的情景。他站在船上,眺望着沧江,目睹着日暮景色,内心涌起了诗意和忧愁。在沿途的山间,他很少看到人烟,这些僻静之地让他感到孤寂。然而,他仍然勤劳地摘取粟米,收割麻叶,直到白发苍苍的年纪。

赏析:
这首诗词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基础,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词以日暮沧江为背景,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作者在舟中写下这些杂兴,显示出他文学才华的闪光点,并向读者展示了他内心的思考和情感的流露。

诗中提到的山间僻静之地,暗示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寞。然而,作者并没有被这种孤寂击倒,而是以坚定的意志和勤劳的态度,继续努力工作,摘取粟米,收割麻叶。这种精神展示了作者的努力和奋斗精神,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真实感受和情感,既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这种情感和思考,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抒情性和思想深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拼音读音参考

jiǔ yuè shí liù rì chū jùn dēng zhōu rú qián táng shí qī rì zhōu zhōng zá xìng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rì mù cāng jiāng zhù kè zhōu, yǎn qián jìng jiè qǐ shī chóu.
日暮沧江驻客舟,眼前境界起诗愁。
yán shān jǐ chù rén yān pì, zhāi sù shōu má dào bái tóu.
沿山几处人烟僻,摘粟收麻到白头。


相关内容11:

方壶自咏

读叶子元诗题其后

水天月歌

许敬之用余言作松山草堂然游山之意犹未已也

日月莲花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题叶路分与君楼如今若肯从徵召总把三峰乞
    封侯无便乞名山,只许幽人独占闲。若会当时与君意,林泉合在市朝间。...
  •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
    骏马轻衫拂晓行,野塘春水縠纹生。心知沮溺无寻处,犹把津头问耦耕。凤凰城裹旧徘徊,村裹吴山跃......
  •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
    闲来此意本翛然,一点清愁出意边。亦似东君无定准,乍晴乍雨恼花天。...
  • 哭郑丈四首
    插架轴三万,撑肠卷五千。京都通百郡,溟渤汇群川。深浅人随汲,东西意各便。后生无复见,媚学谩......
  • 送卢简夫
    子昔苇间从我游,未曾一语相报酬。文杏将非庙廊具,涧蘋况是王公差。子今欻往西湖上,灵雨彩云供......
  • 春怀十首
    夕阳下西崦,明月出东方。清波如有神,乔木何苍苍。簪玉待魏文,趿履从思王。奎壁不在天,西园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