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捣练篇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韦庄
2025-07-20

捣练篇

唐代  韦庄  

月华吐艳明烛烛,青楼妇唱捣衣曲。
白袷丝光织鱼目,菱花绶带鸳鸯簇。
临风缥缈叠秋雪,月下丁冬捣寒玉。
楼兰欲寄在何乡,凭人与系征鸿足。

捣练篇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捣练篇翻译及注释

捣练篇

月华吐艳明烛烛,
青楼妇唱捣衣曲。
白袷丝光织鱼目,
菱花绶带鸳鸯簇。
临风缥缈叠秋雪,
月下丁冬捣寒玉。
楼兰欲寄在何乡,
凭人与系征鸿足。

中文译文:《捣练篇》

明亮的月光如烛光一样散发出光彩,
青楼的女子唱起了捣衣曲。
纯白的锦缎上闪烁鱼鳞的光芒,
菱花图案的绶带上鸳鸯成双。
在风中,如云如雾,如秋雪飘舞,
月下丁冬按捣着寒冷的玉。
楼兰之国打算托付给哪个地方,
只能凭借旅人来传递消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个妇女捣衣歌谣的场景,展现了唐代时期青楼女子的生活情境。通过细腻的描写,韦庄成功地表达了情感和意境,并在表面上描绘了一个平淡的场景背后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诗中,月光的明亮吐艳如同照明的蜡烛,与捣衣曲的歌声形成了明亮而动听的画面。白袷丝光上织着鱼鳞,菱花绶带上嵌着鸳鸯对,表现出细腻的工艺与高贵的品味。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作者对楼兰之国的思念和寄托。楼兰是一个遥远神秘的地方,通过将寄托和传递的责任交给旅人,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许和希望。

整首诗以明亮的形象、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锐感觉和对未来的畅想。通过细腻抒发促使这首诗不仅仅只是描述青楼女子捣衣的场景,而是寄托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

捣练篇拼音读音参考

dǎo liàn piān
捣练篇

yuè huá tǔ yàn míng zhú zhú, qīng lóu fù chàng dǎo yī qū.
月华吐艳明烛烛,青楼妇唱捣衣曲。
bái jiá sī guāng zhī yú mù,
白袷丝光织鱼目,
líng huā shòu dài yuān yāng cù.
菱花绶带鸳鸯簇。
lín fēng piāo miǎo dié qiū xuě, yuè xià dīng dōng dǎo hán yù.
临风缥缈叠秋雪,月下丁冬捣寒玉。
lóu lán yù jì zài hé xiāng, píng rén yǔ xì zhēng hóng zú.
楼兰欲寄在何乡,凭人与系征鸿足。


相关内容11:

妾薄命

南康夜宴东溪留别郡守陆郎中

过旧宅

旧居

哭贝韬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卢尚书赴灵武
    西北正传烽候急,灵州共喜信臣居。从军尽是清才去,属郡无非大将除。新地进图移汉界,古城遗碣见......
  • 袁州作
    家家生计只琴书,一郡清风似鲁儒。山色东南连紫府,水声西北属洪都。烟霞尽入新诗卷,郭邑闲开古......
  • 感春
    无况青云有恨身,眼前花似梦中春。浮生七十今三十,已是人间半世人。...
  • 句
    护犊横身立,逢人揭尾跳。(题水牛,见《纪事》)...
  • 秋霁晚景
    秋霁禁城晚,六街烟雨残。墙头山色健,林外鸟声欢。翘日楼台丽,清风剑佩寒。玉人襟袖薄,斜凭翠......
  • 题安定张使君
    器度风标合出尘,桂宫何负一枝新。成丹始见金无滓,冲斗方知剑有神。愤气不销头上雪,政声空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