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姚处士归亳州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得仁
2025-09-06

送姚处士归亳州

唐代  刘得仁  

写人  揭露  同情  

白发麻衣破,还谯别弟回。
首垂听乐泪,花落待歌杯。
石路寻芝熟,柴门有鹿来。
明王下征诏,应就碧峰开。

送姚处士归亳州作者简介

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送姚处士归亳州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送姚处士归亳州
白发麻衣破,
还谯别弟回。
首垂听乐泪,
花落待歌杯。
石路寻芝熟,
柴门有鹿来。
明王下征诏,
应就碧峰开。

诗意:
这首诗是刘得仁送别姚处士回亳州的诗,姚处士年事已高,衣袍破烂,头发已经白了。此次回亳州,是为了离别自己的弟弟。送别之际,作者不禁泪流满面,希望花开之时他能喝酒歌唱,共同欢庆。在姚处士离开的路上,作者寻觅着野芝草的熟透,暗示姚处士将会在亳州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柴门旁,有一只鹿来充当仆人,象征着丰富和安宁。最后,作者盼望着君王下诏,邀请姚处士加入碧峰宴会。

赏析:
这首诗以简约明晰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姚处士的送别之情。白发麻衣破,传达了姚处士的老迈和贫苦。作者用“首垂听乐泪”来表达自己的悲伤之情,也展现了姚处士的才华和渊博,使得离别更加令人惋惜。花落待歌杯,通过对花开和欢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姚处士在亳州能享受幸福生活的期望。石路寻芝熟,柴门有鹿来,则展现了亳州丰富和宁静的景象,以及姚处士未来生活的美好。最后一句关于明王下征诏的描写,尤为精彩,给人以期待和充满希望的感觉,也凸显了姚处士的重要身份和地位。整首诗情感真挚,描写细腻,展现了离别之情和希望,给人以深思和感慨。

送姚处士归亳州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yáo chǔ shì guī bó zhōu
送姚处士归亳州

bái fà má yī pò, hái qiáo bié dì huí.
白发麻衣破,还谯别弟回。
shǒu chuí tīng lè lèi, huā luò dài gē bēi.
首垂听乐泪,花落待歌杯。
shí lù xún zhī shú, zhài mén yǒu lù lái.
石路寻芝熟,柴门有鹿来。
míng wáng xià zhēng zhào, yīng jiù bì fēng kāi.
明王下征诏,应就碧峰开。


相关内容11:

贫女吟

游北山寺

京兆府试目极千里

宿宣义池亭

重寄卢中丞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郑校书夏日游郑泉
    太虚悬畏景,古木蔽清阴。爰有泉堪挹,闲思日可寻。来闻鸣滴滴,照竦碧沈沈。几脉成溪壑,何人测......
  • 句
    栈踏猿声暮,江看剑影秋。(送人游蜀)僧老白云上,磬寒高鸟边。心已同猿狖,不闻人是非。行人渡......
  • 僧院牡丹
    薄叶风才倚,枝轻雾不胜。开先如避客,色浅为依僧。粉壁正荡水,缃帏初卷灯。倾城惟待笑,要裂几......
  • 除浙东留题桂郡林亭
    紫泥远自金銮降,朱旆翻驰镜水头。陶令风光偏畏夜,子牟衰鬓暗惊秋。西邻月色何时见,南国春光岂......
  • 送雍陶侍御赴兖州裴尚书命
    纶阁知孤直,翻论北巷贤。且縻莲幕里,会致玉阶前。洙泗秋微动,龟蒙月正圆。元戎军务息,清句待......
  • 醉春风
    去年春似今年春,依旧野花愁杀人。犍为县里古城上,开是好花飞是尘。戏蝶狂蜂相往返,一枝花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