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人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7-28

和人韵

宋代  辛弃疾  

老奴权至使将军,非所宜蒙定可黥。
嫫母侏儒曾一笑,瓠壶藤蔓便相萦。
解纷已见立谈顷,漏网从今太横生。
岂是人间重生女,只应诗老便多情。

和人韵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和人韵翻译及注释

诗词:《和人韵》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老奴权至使将军,
非所宜蒙定可黥。
嫫母侏儒曾一笑,
瓠壶藤蔓便相萦。
解纷已见立谈顷,
漏网从今太横生。
岂是人间重生女,
只应诗老便多情。

中文译文:

老奴权至使将军,
并非应该受到定罪。
嫫母(嫫母:相传是西王母的侍女)侏儒曾经一笑,
瓠壶(瓠壶:传说中的仙器)藤蔓缠绕着它。
纷争已经平息片刻,
逃脱网罟,自此大放光明。
这岂是凡人重生为女子,
只应该是老去的诗人多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辛弃疾的作品,表达了他对自己身世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头,辛弃疾自称为“老奴”,表示自己在社会地位上的低微和被束缚的境地。他说自己权至使将军,但不应该被定罪或受到责难。这里可以看出辛弃疾对自己在政治上的失败和被排挤的不满。

接下来提到“嫫母侏儒”,嫫母是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而侏儒则是指矮小的身材。这里的意象代表了辛弃疾对过去的回忆和一种无奈的笑容。瓠壶和藤蔓的形象则表达了他内心的纠结和困扰,一方面缠绕着他,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美好和想象的空间。

在诗的后半部分,辛弃疾提到“解纷已见立谈顷”,意味着他解决了一些争议和纷争,重新站起来并准备展开新的谈论。他说“漏网从今太横生”,表达了他逃脱了过去的困境和束缚,现在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和施展才华的空间。

最后两句表达了辛弃疾对自己的期望和对诗歌的热爱。他说自己不仅仅是普通的女子,而是重生为女子,暗示自己有着非凡和与众不同的才华。他认为自己只应该成为一个多情的诗人,表明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自嘲和自省的态度,表达了辛弃疾对自己身份和命运的思考,并展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和人韵拼音读音参考

hé rén yùn
和人韵

lǎo nú quán zhì shǐ jiāng jūn, fēi suǒ yí méng dìng kě qíng.
老奴权至使将军,非所宜蒙定可黥。
mó mǔ zhū rú céng yī xiào, hù hú téng wàn biàn xiāng yíng.
嫫母侏儒曾一笑,瓠壶藤蔓便相萦。
jiě fēn yǐ jiàn lì tán qǐng, lòu wǎng cóng jīn tài héng shēng.
解纷已见立谈顷,漏网从今太横生。
qǐ shì rén jiān zhòng shēng nǚ, zhǐ yīng shī lǎo biàn duō qíng.
岂是人间重生女,只应诗老便多情。


相关内容11:

兰陵王

令狐仆射与余投分素深,纵山川阻修然音问相

题鹤鸣亭

杂兴

杂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秋思
    半年闭户废登临,直自春残病至今。帐外昏灯伴孤梦,檐前寒雨滴愁心。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忧勤德......
  • 鹤鸣亭绝句四首
    安石榴花翠竹枝,婆娑其下更何为。溪流自有无声处,鹤舞不如闲立时。...
  • 即事
    有人叩户皆吾友,得屋施床即我家。缓步东西行饭耳,元非看竹探梅花。...
  • 秋思
    湖边一夜霜,庭树无秋声。嬾不近笔砚,何以纾幽情?但有一睡耳,展转无由成。起拥地炉暖,坐待天......
  • 和前人韵
    茶瓜不作片时留,又向悠然作胜游。花径似经新扫酒,竹林唤起旧风流。天教有象皆楷写,世已无书可......
  • 同杜叔高祝彦集观天保庵瀑布主人留饮两日且
    竹杖芒鞋看瀑回,暮年筋力倦崔嵬。桃花落尽无春思,直待牡丹天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