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峡州送清彻上人归浙西(一作送清江上人归东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频
2025-09-09

峡州送清彻上人归浙西(一作送清江上人归东林)

唐代  李频  

风涛几千里,归路半乘舟。
此地难相遇,何人更共游。
坐经嵩顶夏,行值洛阳秋。
到寺安禅夕,江云满石楼。

峡州送清彻上人归浙西(一作送清江上人归东林)作者简介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峡州送清彻上人归浙西(一作送清江上人归东林)翻译及注释

诗词《峡州送清彻上人归浙西(一作送清江上人归东林)》的中文译文如下:

风浪千里来,归程半乘舟。在这个地方很难相见,又有谁共同游玩呢?坐在嵩山之巅度过夏天,行走在洛阳的秋天。到了寺庙安心禅修的晚上,江云弥漫在石楼上。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送别清彻上人归浙西(或东林)的情景。诗人在描述风浪几千里来的情景,突显了旅途的辛苦和漫长。诗中还表达了与清彻上人难得相聚的遗憾之情,以及共同游玩的期待。接着,诗人通过嵩山和洛阳的景色,表达了不同季节的变化和对于自然的感悟。最后,在描绘到达寺庙的场景时,诗人以江云满溢在石楼上来展现静谧与悠闲。

整首诗意融汇了旅途的不易、友谊的珍贵以及寺庙的宁静,通过景物的描绘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执着和热爱。读者在赏析这首诗时,可以体验到旅途的辛苦和风景的美丽,以及对于友情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峡州送清彻上人归浙西(一作送清江上人归东林)拼音读音参考

xiá zhōu sòng qīng chè shàng rén guī zhè xī yī zuò sòng qīng jiāng shàng rén guī dōng lín
峡州送清彻上人归浙西(一作送清江上人归东林)

fēng tāo jǐ qiān lǐ, guī lù bàn chéng zhōu.
风涛几千里,归路半乘舟。
cǐ dì nán xiāng yù, hé rén gèng gòng yóu.
此地难相遇,何人更共游。
zuò jīng sōng dǐng xià, xíng zhí luò yáng qiū.
坐经嵩顶夏,行值洛阳秋。
dào sì ān chán xī, jiāng yún mǎn shí lóu.
到寺安禅夕,江云满石楼。


相关内容11:

送李休秀才归岭中

送德清喻明府

友人适越路过桐庐寄题江驿

出门

送襄州李中丞赴从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于生入蜀
    家吴闻入蜀,道路颇乖离。一第何多难,都城可少知。江山非久适,命数未终奇。况又将冤抱,经春杜......
  • 冬夜山中寻友
    何人山雪夜,相访不相思。若得长闲日,应无暂到时。叶寒凋欲尽,泉冻落还迟。即此天明去,重来未......
  • 秋晚寄题陆勋校书义兴禅居时淮南从事
    禅居秋草晚,萧索异前时。莲幕青云贵,翱翔绝后期。藓房柽架掩,山砌石盆欹。剑戟晨趋静,笙歌夜......
  •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此来看月落,还似道......
  • 与重幽上人话旧
    云飞天末水空流,省与师同别异州。庭树蝉声初入夏,石床苔色几经秋。灯微静室生乡思,月上严城话......
  • 寓居寄友人
    雨馀虚馆竹阴清,独坐书窗轸旅情。芳草衡门无马迹,古槐深巷有蝉声。夕阳云尽嵩峰出,远岸烟消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