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方壶自咏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莘
2025-07-19

方壶自咏

宋代  汪莘  

兴发花开处,情生叶落边。
既为欣厌惑,未脱死生缠。
凿破心中月,冲开顶上天。
俗儒应大笑,古佛不曾传。

方壶自咏作者简介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方壶自咏翻译及注释

《方壶自咏》是宋代汪莘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兴发花开处,情生叶落边。
既为欣厌惑,未脱死生缠。
凿破心中月,冲开顶上天。
俗儒应大笑,古佛不曾传。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和心境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中的变化,抒发了自己对人生追求的矛盾和困惑。他意识到自己的心中充满了欲望和束缚,渴望超越生死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超越。

赏析:
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的自然景物相对照,通过花开叶落的变化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和变迁。兴发之时,花朵盛开,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兴奋和欢快;情生之际,叶子飘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伤和迷惘。诗人认识到自己在世俗的束缚中无法得到真正的解脱,对此感到矛盾和厌倦。

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现状,他渴望打破内心的困扰,超越世俗的桎梏。凿破心中的月亮,象征着诗人试图突破内心的束缚,寻求真理和智慧。冲开头顶的天空,则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越人世的理想和境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学者和佛教的不屑。他认为俗世的学者只能对他的追求嗤之以鼻,而古老的佛教教义也无法真正传递给他内心的渴望。诗人对于传统的束缚和禁锢持有批判的态度,他希望能够摆脱这些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实。

《方壶自咏》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内心境界的思考和追求。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丰富多样,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索。

方壶自咏拼音读音参考

fāng hú zì yǒng
方壶自咏

xīng fā huā kāi chù, qíng shēng yè luò biān.
兴发花开处,情生叶落边。
jì wèi xīn yàn huò, wèi tuō sǐ shēng chán.
既为欣厌惑,未脱死生缠。
záo pò xīn zhōng yuè, chōng kāi dǐng shàng tiān.
凿破心中月,冲开顶上天。
sú rú yīng dà xiào, gǔ fó bù céng chuán.
俗儒应大笑,古佛不曾传。


相关内容11:

寄吕巽伯换酒亭

赵清叔挽词

王木叔秘监挽词

寄题叶路分与君楼如今若肯从徵召总把三峰乞

送黄岩二陈秀才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腊日晚过杨村写望
    万里溪光一望穿,潜鱼世界白鸥天。若为移得溪光去,落日茅斋相对眠。...
  •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
    薄晚东风一岸巾,波光挟日战龙鳞。寻思来往成何事,只向人间得此人。...
  • 王秘监令人挽诗
    颇忆朝除禫,俄惊夜彻帷。自堪从子住,何用与夫归。起隧新藤茁,重轝宿菵排。通家只今尽,老泪逐......
  • 读叶子元诗题其后
    心闲误比游丝转,境胜空疑浊焰流。我亦输君闻早觉,醉吟都与句中收。...
  • 水天月歌
    朝立寒溪东,暮立寒溪西。一到神顿领,熟视眼更迷。水光不见水,但见青天无表裹。天光不见天,但......
  • 许敬之用余言作松山草堂然游山之意犹未已也
    许子家住松山边,门开路闢登山巅。千年茂树不改叶,百尺甘井常流泉。堂中悄然人境绝,时有剥啄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