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宿萍乡武云观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王守仁
2025-09-06

宿萍乡武云观

明代  王守仁  

晓行山径树高低,雨后春泥没马蹄。
翠色拖云开叠嶂,寒声隔竹隐晴溪。
已闻南去艰舟楫,漫忆东归阻杖藜。
夜宿仙家见明月,清光还似鉴湖西。

宿萍乡武云观作者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宿萍乡武云观翻译及注释

《宿萍乡武云观》是明代王守仁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晓时在山径上行走,树木高低错落有致,
雨后的春泥掩没了马蹄的痕迹。
青翠的色彩拖拽着云彩展开,形成连绵的山峰,
寒冷的声音从竹林中传来,隐隐约约地响彻晴朗的溪水。
已经听到南方艰难的船只和桨声,
我不禁回忆起东归的路上,阻挡我前行的拄着拐杖的荆棘。
夜晚住宿在仙家,见到明亮的月光,
清澈的光芒犹如湖水中的明镜,映照在西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早晨行走于山径之上的景象。树木的高低错落有致,而雨后的春泥掩没了马蹄的痕迹。山峰苍翠欲滴,云彩缠绕其间,清寒的声音从竹林中传来,隐约而朦胧地隔着晴朗的溪水回响。作者回忆起南方艰难的船只和桨声,以及东归途中被荆棘拦阻的经历。夜晚住宿在仙家时,他看到明亮的月光,如同湖水中的明镜,照耀在西边。

赏析:
《宿萍乡武云观》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述树木高低、雨后春泥、翠色云彩和寒声竹隐等对称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机。同时,作者以自身的旅途经历,表达了对艰难困苦的思考和回忆。夜晚住宿在仙家时,明亮的月光给人以宁静和慰藉,也映照出作者内心的清明和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个人感受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词充满了王守仁独特的感悟和哲学意味,展现了他对自然、人生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洞察力。同时,诗词的语言简练而精确,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宿萍乡武云观拼音读音参考

sù píng xiāng wǔ yún guān
宿萍乡武云观

xiǎo xíng shān jìng shù gāo dī, yǔ hòu chūn ní méi mǎ tí.
晓行山径树高低,雨后春泥没马蹄。
cuì sè tuō yún kāi dié zhàng, hán shēng gé zhú yǐn qíng xī.
翠色拖云开叠嶂,寒声隔竹隐晴溪。
yǐ wén nán qù jiān zhōu jí, màn yì dōng guī zǔ zhàng lí.
已闻南去艰舟楫,漫忆东归阻杖藜。
yè sù xiān jiā jiàn míng yuè, qīng guāng hái shì jiàn hú xī.
夜宿仙家见明月,清光还似鉴湖西。


相关内容11:

诸将

闻庐山舆夫叹息声

游庐山

挽先兄维曼大司农

五十六岁生日三绝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舟夜
    随处看山一叶舟,夜深霜月亦兼愁。翠华此际游何地,昼角中宵起戍楼。甲马尚屯淮海北,旌旗初放楚......
  • 陶渊明与他的五柳
    当年有个陶渊明,不惜性命只贪酒;骨硬不能深折腰,弃官回来空两手。瓮中无米琴无弦,老妻娇儿赤......
  • 含鄱口
    高空谁劈紫金芙,远水长天手可揄。拟似巨鲸张海口,两江不吸吸翻湖。...
  • 南阳春日十首
    故园春物有谁同,地尽天垂杳蔼中。杏火柳烟烧白昼,茶枪笋槊战东风。桥横酒市青帘出,门对鱼矶小......
  • 题王实夫画
    随处山泉着草庐,底须松竹偃柴扉。天涯游子何曾出,画里孤帆未是归。小酉诸峰开夕照,虎溪春寺入......
  • 吴江王氏月湖
    水云千顷浩无边,萧爽微芃扫翳烟。海底鱼龙还出没,夜深河汉亦澄鲜。倒披宫锦淋漓醉,快展湘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