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宿洞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端
2025-10-03

宿洞庭

唐代  李端  

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
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
沙上渔人火,烟中贾客舟。
西园与南浦,万里共悠悠。

宿洞庭作者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宿洞庭翻译及注释

《宿洞庭》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水连天暮,
洪波带日流。
风高云梦夕,
月满洞庭秋。
沙上渔人火,
烟中贾客舟。
西园与南浦,
万里共悠悠。

诗意:
这首诗以洞庭湖为背景,描绘了湖光山色与人们的生活场景。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洞庭湖壮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湖边渔人和商贾的生活的关注。诗中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以及深邃宽广的景色和时光的流转。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的夕景。首两句“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通过描绘湖水的辽阔和波澜壮阔的景象,展现了湖的广袤和壮丽。接下来的两句“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通过描绘湖边的风和云、明亮的月光,表达了秋天的幽静和浪漫。这些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洞庭湖的辽阔和壮美,以及秋天的宁静和神秘。

接下来的两句“沙上渔人火,烟中贾客舟”,描绘了湖边渔人生活的场景。渔人在沙滩上点燃篝火,烟雾中贾客的船只穿行其中,展示了湖边人们的生活和交往。这些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湖边生活的朴素和热闹。

最后两句“西园与南浦,万里共悠悠”,表达了洞庭湖的广阔和辽远。西园和南浦代表了湖的两个方向,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强调了湖的辽阔和无垠。这句诗呼应了开头的“白水连天暮”,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结构,使整首诗具有较好的韵律感。

总之,李端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和湖边人们的生活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广阔深远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的赞美,让人感受到湖光山色的美丽和宁静。

宿洞庭拼音读音参考

sù dòng tíng
宿洞庭

bái shuǐ lián tiān mù, hóng bō dài rì liú.
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
fēng gāo yún mèng xī, yuè mǎn dòng tíng qiū.
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
shā shàng yú rén huǒ, yān zhōng gǔ kè zhōu.
沙上渔人火,烟中贾客舟。
xī yuán yǔ nán pǔ, wàn lǐ gòng yōu yōu.
西园与南浦,万里共悠悠。


相关内容11:

寻许山人亭子

题故将军庄

空城雀

别卢纶

题沈八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别谪者
    此地闻犹恶,人言是所之。一家书绝久,孤驿梦成迟。八月三湘道,闻猿冒雨时。不须祠楚相,臣节转......
  • 戴胜词
    戴胜谁与尔为名,木中作窠墙上鸣。声声催我急种谷,人家向田不归宿。紫冠采采褐羽斑,衔得蜻蜓飞......
  • 晓思
    晓气生绿水,春条露霏霏。林间栖鸟散,远念征人起。幽花宿含彩,早蝶寒弄翅。君行非晨风,讵能从......
  • 望商山路
    南见青山道,依然去国时。已甘长避地,谁料有还期。雨霁残阳薄,人愁独望迟。空残华发在,前事不......
  • 题云际寺暕上人故院
    白发匆匆色,青山草草心。远公仍下世,从此别东林。...
  • 垄头水
    垄水何年垄头别,不在山中亦呜咽。征人塞耳马不行,未到垄头闻水声。谓是西流入蒲海,还闻北去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