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吕宣徽挽歌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9-09

吕宣徽挽歌二首

宋代  司马光  

维岳人皆仰,长城众所依。
远猷方克壮,昭世忽长违。
象设俨如在,英灵窅不归。
唯应令名久,竹素蔼余辉。

吕宣徽挽歌二首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吕宣徽挽歌二首翻译及注释

《吕宣徽挽歌二首》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维岳人皆仰,
长城众所依。
远猷方克壮,
昭世忽长违。

中文译文:
岳山的人们都仰慕着他,
长城是众人所依赖的。
远古的猷言才能保持壮丽,
但显赫的世事却突然远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吕宣徽的悼念和思念之情。吕宣徽是宋代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他的才能和贡献被人们所仰慕和依赖。然而,他的离世使得世间失去了一位杰出的人物,这种突然的离别让人感到惋惜和遗憾。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吕宣徽的赞美和思念,展现了作者对他的敬仰和对逝去的伟人的怀念之情。诗中提到了岳山和长城,这两个象征着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象征,表达了吕宣徽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和重要性的肯定。诗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逝去的伟人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他的思念之情。

第二首:

象设俨如在,
英灵窅不归。
唯应令名久,
竹素蔼余辉。

中文译文:
吕宣徽的形象仿佛还在,
英灵却无法回归。
只有他的名字长存,
像竹子一样青翠闪耀。

诗意:
这首诗词继续表达了对吕宣徽的怀念和对他的赞美。诗中提到吕宣徽的形象仿佛还在,但他的英灵却无法回归,表达了对他的离世的痛惜和思念之情。然而,尽管他已经离世,但他的名字将永远流传下去,就像竹子一样青翠欲滴,闪耀着余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吕宣徽形象的描绘和对他名字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他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象征意象和比喻手法使得诗词更加富有意境和感染力。诗词的结构简洁明了,语言优美流畅,通过对逝去的伟人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他的思念之情。

吕宣徽挽歌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lǚ xuān huī wǎn gē èr shǒu
吕宣徽挽歌二首

wéi yuè rén jiē yǎng, cháng chéng zhòng suǒ yī.
维岳人皆仰,长城众所依。
yuǎn yóu fāng kè zhuàng, zhāo shì hū zhǎng wéi.
远猷方克壮,昭世忽长违。
xiàng shè yǎn rú zài, yīng líng yǎo bù guī.
象设俨如在,英灵窅不归。
wéi yīng lìng míng jiǔ, zhú sù ǎi yú huī.
唯应令名久,竹素蔼余辉。


相关内容11:

已亥杂诗 258

已亥杂诗 289

谢林彦广惠酒

新店道中 其一

宋郊台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已亥杂诗 255
    凤泊鸾飘别有愁,三生花草梦苏州。儿家门巷斜阳改,输与船娘住虎丘。...
  • 已亥杂诗 210
    缱绻依人慧有余,长安俊物最推渠。故侯门第歌钟歇,犹办晨餐二寸鱼。...
  • 已亥杂诗 118
    麟趾褭蹄式可寻,何须番舶献其琛。汉家平淮书难续,且仿齐梁铸饼金。...
  • 已亥杂诗 305
    欲从太史窥春秋,勿向有字句虚求。抱微言者太史氏,大义显显则予休。...
  •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钓玉吴台旧,咏茅梁苑新。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直道高当世,清风遗后人。千秋寒照目,竹帛不......
  • 已亥杂诗 148
    一脉灵长四叶貂,谈经门祚郁岧嶤。儒林几见传苗裔,此伏高邮冠本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