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夏日对雨偶成寄韩仲文兄弟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9

夏日对雨偶成寄韩仲文兄弟

宋代  梅尧臣  

日日城头雨,还愁湖上波。
窗中人自听,门外潦应多。
不畏车生耳,还愁麦化蛾。
吾庐无所有,频看壁间梭。

夏日对雨偶成寄韩仲文兄弟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夏日对雨偶成寄韩仲文兄弟翻译及注释

《夏日对雨偶成寄韩仲文兄弟》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日日城头雨,还愁湖上波。
窗中人自听,门外潦应多。
不畏车生耳,还愁麦化蛾。
吾庐无所有,频看壁间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景象,作者通过雨水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绪。诗中的主人公身处城头,每天都有雨水,让他心生忧愁。他坐在窗边自己聆听雨声,外面的雨水不断地敲打着门窗,给他带来了更多的烦恼。尽管如此,他并不畏惧车马经过发出的噪音,却仍然为麦田中的蛾子危害庄稼而担忧。最后,他表示自己的住所一无所有,只能频繁地凝视着墙角的纺织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夏日的场景,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城头的雨水和湖上的波浪象征着外界的困扰和波动,与主人公内心的忧愁相呼应。作者通过对窗中人自听和门外雨声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阻隔感,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他不畏车声,却为麦田中的蛾子所困扰,这反映了他对生活中微小细节的关注和担忧。最后,他表示自己一无所有,频繁凝视壁间的纺织机,暗示了他的贫困和生活的艰辛。

整首诗词以叙事方式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反思。通过雨水、波浪、车声、蛾子等形象的运用,诗人将个人的烦恼与外界的景物相联系,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忧愁和无奈之情。这种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真实表达,是该诗词的亮点之一。同时,通过描绘主人公一无所有的境况,以及频繁凝视纺织机的形象,诗人也展现了一种对贫困和艰辛生活的思考和反思。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之感。

夏日对雨偶成寄韩仲文兄弟拼音读音参考

xià rì duì yǔ ǒu chéng jì hán zhòng wén xiōng dì
夏日对雨偶成寄韩仲文兄弟

rì rì chéng tóu yǔ, hái chóu hú shàng bō.
日日城头雨,还愁湖上波。
chuāng zhōng rén zì tīng, mén wài lǎo yīng duō.
窗中人自听,门外潦应多。
bù wèi chē shēng ěr, hái chóu mài huà é.
不畏车生耳,还愁麦化蛾。
wú lú wú suǒ yǒu, pín kàn bì jiān suō.
吾庐无所有,频看壁间梭。


相关内容11:

和公仪龙图忆小鹤

除夕与家人饮

依韵和原甫新置盆池种莲花菖蒲养小鱼数十头

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二月十日吴正仲遗活蟹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不知梦
    梦中不知梦,但谓平常时。相与共笑言,焉问久别离。有赠若有得,及觉已失之。人生在世间,何异梦......
  • 过鸣雁城
    九月过鸣雁,斜阳上废台。兵车千载会,桑柘万畴开。代谢随秋草,草灵化死灰。我来空咏古,寒鸟有......
  • 采芡
    蝟毛苍苍磔不死,铜盘矗矗钉头生。吴鸡斗败绛帻碎,海蚌抉出真珠明。磨沙漉水莩壳滑,斫桂煮釜风......
  • 寄灵隐通教僧
    奇山若洗青,草木生石上。根萌不可穷,条蔓自增王。其阴有高僧,日食惟一盎。世人久已疏,猿鸟应......
  • 周仲章都官示卷因以赠之
    赭白西北来,本是天马种。朝秦暮至吴,嵩华如历冢。伯乐曾未逢,垂头牧青陇。今朝顾我鸣,振鬣耳......
  • 夜行忆山中
    青荧鬼火动,不悟前山雨。昏径枭鸟鸣,独行毛发聚。桷叶枯缀林,风动疑有虎。低迷薄云开,心喜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