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乱中闻郑谷、吴延保下世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齐己
2025-07-21

乱中闻郑谷、吴延保下世

唐代  齐己  

小谏才埋玉,星郎亦逝川。
国由多聚盗,天似不容贤。
兵火焚诗草,江流涨墓田。
长安已涂炭,追想更凄然。

乱中闻郑谷、吴延保下世作者简介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乱中闻郑谷、吴延保下世翻译及注释

《乱中闻郑谷、吴延保下世》
小谏才埋玉,星郎亦逝川。
国由多聚盗,天似不容贤。
兵火焚诗草,江流涨墓田。
长安已涂炭,追想更凄然。

中文译文:
小小谏官才华埋没,像星辰一般逝去了川流。国家由于坏人多聚积而沦落,天地似乎不容一位贤者。兵火焚烧了诗文草稿,江水漫过了墓田。长安城已经被战乱蹂躏,回想起来更加凄凉无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唐朝时期乱世的景观和对一些英才的追思。诗中以对郑谷和吴延保两位才子的忧伤表达了对国家乱世的感慨和对逝去文化荣光的怀念。

诗中用“小谏才埋玉,星郎亦逝川”来形容那些本有才华、本应有一番作为的人们在乱世中埋没和逝去。这一句字句简洁,却能表达出作者对这些逝去的才子的敬仰与遗憾。

接下来的两句“国由多聚盗,天似不容贤”揭示了乱世中背信弃义之徒横行,而正直和贤能之士却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机会。国家沦落和社会的黑暗形势让人感到无奈和悲凉。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战乱的破坏和对逝去的怀念。诗人写道,“兵火焚诗草,江流涨墓田”,形象地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文化破坏和社会动荡。而“长安已涂炭,追想更凄然”则表达了对唐朝皇室的忧痛,也表达了对那些逝去的人们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乱世的无奈、对英才的惋惜和对逝去荣光的回忆。诗人以自己的感受来抒发对时代的痛惜和关切,让人感受到了那个动荡和失落的时代的悲凉氛围。

乱中闻郑谷、吴延保下世拼音读音参考

luàn zhōng wén zhèng gǔ wú yán bǎo xià shì
乱中闻郑谷、吴延保下世

xiǎo jiàn cái mái yù, xīng láng yì shì chuān.
小谏才埋玉,星郎亦逝川。
guó yóu duō jù dào, tiān shì bù róng xián.
国由多聚盗,天似不容贤。
bīng huǒ fén shī cǎo, jiāng liú zhǎng mù tián.
兵火焚诗草,江流涨墓田。
cháng ān yǐ tú tàn, zhuī xiǎng gèng qī rán.
长安已涂炭,追想更凄然。


相关内容11:

陪冯使君游六首·游灵泉院

题张氏池亭

送灵z6上人游五台

赠刘五经

怀道林寺因寄仁用二上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过商山
    叠叠叠岚寒,红尘翠里盘。前程有名利,此路莫艰难。云水侵天老,轮蹄到月残。何能寻四皓,过尽见......
  • 远思
    远思极何处,南楼烟水长。秋风过鸿雁,游子在潇湘。海面云生白,天涯堕晚光。徘徊古堤上,曾此赠......
  • 和郑谷郎中幽栖之什
    谁知闲退迹,门径入寒汀。静倚云僧杖,孤看野烧星。墨沾吟石黑,苔染钓船青。相对唯溪寺,初宵闻......
  • 寄江西幕中孙鲂员外
    簪履为官兴,芙蓉结社缘。应思陶令醉,时访远公禅。茶影中残月,松声里落泉。此门曾共说,知未遂......
  • 闻西蟾从弟卜岩居岳西有寄
    瀑布见高低,岩开岩壁西。碧云多旧作,红叶几新题。滴沥中疏磬,嵌空半倚梯。仍闻樵子径,□不到......
  • 次韵酬郑谷郎中
    林下高眠起,相招得句时。开门流水入,静话鹭鸶知。每许题成晚,多嫌雪阻期。西斋坐来久,风竹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