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解仙佩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欧阳修
2025-07-24

解仙佩

宋代  欧阳修  

有个人人牵系。
泪成痕、滴尽罗衣。
问海约山盟何时。
镇教人、目断魂飞。
梦里似偎人睡。
肌肤依旧骨香腻。
觉来但堆鸳被。
想忡忡、那里争知。

解仙佩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解仙佩翻译及注释

《解仙佩》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个人人牵系。
泪成痕、滴尽罗衣。
问海约山盟何时。
镇教人、目断魂飞。
梦里似偎人睡。
肌肤依旧骨香腻。
觉来但堆鸳被。
想忡忡、那里争知。

诗意:
《解仙佩》描绘了一个人对失去爱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表达了对爱人的眷恋和追忆,以及对分别的痛苦和不舍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十分精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深深的思念和痛苦。

首先,诗人描述了这个人深深地与爱人相牵连。泪水滴落在罗衣上,留下了痕迹,显示出诗人内心的伤痛和眷恋之情。

接着,诗人问海和山盟约何时能实现,表达了诗人对与爱人团聚的渴望和期待。这里的海和山盟约可以被理解为分离的障碍,诗人希望能够克服这些障碍与爱人再次相聚。

然后,诗人表达了对分别的痛苦和伤感。他感到目光已经断绝,魂灵也仿佛飘离。这种痛苦的分离感通过诗中的措辞和意象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随后,诗人提到自己在梦中仿佛能够与爱人相依入眠,感受到爱人的温暖和亲密。这种美好的梦境与现实的分离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最后,诗人觉醒后只能孤独地堆起鸳被,思念之情依然萦绕于心,但无处倾诉。诗人以“想忡忡、那里争知”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总之,《解仙佩》以简练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痛苦分离的情感。通过对爱情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忧伤和凄美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眷恋之情。

解仙佩拼音读音参考

jiě xiān pèi
解仙佩

yǒu gè rén rén qiān xì.
有个人人牵系。
lèi chéng hén dī jǐn luó yī.
泪成痕、滴尽罗衣。
wèn hǎi yuē shān méng hé shí.
问海约山盟何时。
zhèn jiào rén mù duàn hún fēi.
镇教人、目断魂飞。
mèng lǐ shì wēi rén shuì.
梦里似偎人睡。
jī fū yī jiù gǔ xiāng nì.
肌肤依旧骨香腻。
jué lái dàn duī yuān bèi.
觉来但堆鸳被。
xiǎng chōng chōng nà lǐ zhēng zhī.
想忡忡、那里争知。


相关内容11:

少年游(渝州席上和韵·般涉调)

离亭宴(公择别吴兴·般涉调)

列子引逸诗

生查子

洛阳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六么令
    日高春睡,唤起懒装束。年年落花时候,惯得娇眠足。学唱宫梅便好,更暖银笙逐。黛蛾低绿。堪教人......
  • 鼓笛慢
    缕金裙窣轻纱,透红莹玉真堪爱。多情更把,眼儿斜盼,眉儿敛黛。舞态歌阑,困偎香脸,酒红微带。......
  • 舆人诵
    佞之见佞。果丧其田。诈之见诈。果丧其赂。得国而狃。终逢其咎。丧田不惩。祸乱其兴。...
  • 醉红妆(中吕调)
    琼枝玉树不相饶。薄云衣、细柳腰。一般妆样百般娇。眉眼细、好如描。东风摇草百花飘。恨无计、上......
  • 石塘濑听猿
    噭噭夜猿鸣,溶溶晨雾合。不知声远近,惟见山重沓。既欢东岭唱,复伫西岩答。...
  • 玉楼春
    清歌学得秦娥似。金屋瑶台知姓字。可怜春恨一生心,长带粉痕双袖泪。从来懒话低眉事。今日新声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