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一上人经阁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7-18

题一上人经阁

唐代  贯休  

鸟外何须去,衣如藓亦从。
但能无一事,即是住孤峰。
雨歇云埋阁,月明霜洒松。
师心多似我,所以访师重。

题一上人经阁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题一上人经阁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题一上人经阁》
为何去远游,衣服上也长满了青苔。只要不被俗事所累,就是住在孤峰上。雨停云遮住经阁,月明霜洒松树。上人的心跟我相仿,所以我愿再次造访。

诗意:
这首诗以诗人自己对禅宗修行者的访师之心境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心境清净、超脱世俗的禅修者。诗人认为,无需离家远行,就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披上一身绿苔色的袍子,意味着离开世俗的尘嚣。只要心境淡泊不受俗事的扰乱,就能实现心灵的住宿在孤峰之上。诗中还以雨、云、月、霜为景,以经阁、松树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心灵深处寻找安静与宁和的愿望。

赏析:
该诗以简洁明了的直观语言,寄托了诗人对禅修者生活态度的向往。与其他禅宗诗人不同的是,贯休将禅修者亦即“上人”的心境与自己的心境相对照,展示了诗人对修行者的尊敬和认同。通过对静心、孤独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自我修行与内心净化的追求。诗中的景色以及对自然元素的描绘,使诗歌增添了静谧、宁静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修行者内心所追求的平静与安宁。

题一上人经阁拼音读音参考

tí yī shàng rén jīng gé
题一上人经阁

niǎo wài hé xū qù, yī rú xiǎn yì cóng.
鸟外何须去,衣如藓亦从。
dàn néng wú yī shì, jí shì zhù gū fēng.
但能无一事,即是住孤峰。
yǔ xiē yún mái gé, yuè míng shuāng sǎ sōng.
雨歇云埋阁,月明霜洒松。
shī xīn duō shì wǒ, suǒ yǐ fǎng shī zhòng.
师心多似我,所以访师重。


相关内容11:

和韦相公见示闲卧

别性空禅师

书倪氏屋壁三首

经费隐君旧宅

循吏曲上王使君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宿深村
    行行一宿深村里,鸡犬丰年闹如市。黄昏见客合家喜,月下取鱼戽塘水。...
  • 读唐史
    我爱李景伯,内宴执良规。君臣道昭彰,天颜终熙怡。大簸怕清风,糠秕缭乱飞。洪炉烹五金,黄金终......
  • 少年行
    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自拳五色裘,迸入他人宅。却......
  • 上留田
    父不父,兄不兄。上留田,蝥贼生。徒陟冈,泪峥嵘。我欲使诸凡鸟雀,尽变为鶺鴒.我欲使诸凡草木,......
  • 武昌县与昼公兼寄邑宰
    小一何人识,腾腾天地间。寻常如一鹤,亦不爱青山。铁钵年多赤,麻衣带毳斑。只闻寻五柳,时到月......
  • 离乱后寄九峰和尚二首
    乱后知深隐,庵应近石楼。异香因雪歇,仙果落池浮。诗老全抛格,心空未到头。还应嫌笑我,世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