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名句 >曾借僧窗半日闲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9

曾借僧窗半日闲

宋代  苏轼  

去年腊日访孤山,曾借僧窗半日闲
不为思归对妻子,道人有约径须还。

曾借僧窗半日闲翻译及注释

《赠孙莘老七绝》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去年腊日访孤山,
曾借僧窗半日闲。
不为思归对妻子,
道人有约径须还。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去年腊月日子里登上孤山,借住在僧人的窗户旁边度过半天闲暇。他并没有因思念妻子而回家,因为他与一位道士有一个约定,必须返回。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七绝形式,表达了苏轼的一种豪情和志向。他通过描述自己在孤山上的经历,展示了自己对于追求道义和实现个人目标的决心。

首先,诗的开头"去年腊日访孤山",表明苏轼在去年腊月的一天去访问了孤山。"孤山"象征着他孤独的心境和超越尘世的境地。

接着,苏轼提到他在那里借住在僧人的窗户旁边,度过了半天的闲暇。这里的"窗"是指僧人的窗户,意味着他停留在僧人的住处,享受了一段宁静和自由的时光。这种安静的环境给了他思考和反思的机会。

然而,尽管他怀念妻子,但他没有因思念而回家。他说:"不为思归对妻子",表明他不会因为个人的情感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决心。他有一个和道士的约定,必须返回。这显示了他对于自己的承诺和诚信。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表达展示了苏轼坚持追求道义和实现个人目标的决心。他不为个人情感所动摇,而是坚定地遵守自己的诺言。这种精神和态度使他成为了一位有远见和决心的人物。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苏轼的决心和追求,表达了他对于道义和个人目标的执着。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中的选择和责任的思考。

曾借僧窗半日闲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sūn shēn lǎo qī jué
赠孙莘老七绝

qù nián là rì fǎng gū shān, céng jiè sēng chuāng bàn rì xián.
去年腊日访孤山,曾借僧窗半日闲。
bù wéi sī guī duì qī zǐ, dào rén yǒu yuē jìng xū hái.
不为思归对妻子,道人有约径须还。


相关内容11:

夜来雨洗碧巑岏

要不出区寰

人失亦人得

聚散实循环

嗟此本何常


相关热词搜索:曾借僧窗半日闲
热文观察...
  • 不为思归对妻子
    去年腊日访孤山,曾借僧窗半日闲。不为思归对妻子,道人有约径须还。...
  • 道人有约径须还
    去年腊日访孤山,曾借僧窗半日闲。不为思归对妻子,道人有约径须还。...
  • 闻道神仙亦相过
    门前古碣卧斜阳,阅世如流事可伤。长有游幽人悲晋惠,强修遗庙学秦皇。丹砂久窖井水赤,白?谁烧厨......
  • 去年腊日访孤山
    去年腊日访孤山,曾借僧窗半日闲。不为思归对妻子,道人有约径须还。...
  • 无多酌我次公狂
    乌程霜稻袭人香,酿作春风霅水光。时复中之徐邈圣,无多酌我次公狂。...
  • 时复中之徐邈圣
    乌程霜稻袭人香,酿作春风霅水光。时复中之徐邈圣,无多酌我次公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