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成语 >山中宰相意思及出处_山中宰相成语解释
2025-07-27

山中宰相

拼音: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成语解释: 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成语出处: 《南史·陶弘景传》:“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例子: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4回:“在家丰衣足食,肥马轻裘,紫蟹黄鸡,山肴海味,称不得是个山中宰相!”

词语分开解释

宰相 : 指中国封建王朝中的最高行政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辅佐皇帝总理国政,治理天下。但历代对此职的称呼及其所有的职权各有不同。

山中宰相是什么意思

南朝梁陶弘景隐居于句容句曲山(即茅山,在江苏省西南部)。梁武帝时礼聘不出,国家每有大事常前往咨询。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唐徐夤《岚似屏风》诗:"山中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郑子真。"后亦用以称有宰相之才而不用于世之士。 国语辞典

南朝梁陶弘景隐居句曲山,朝廷礼聘不出,武帝遇有国家大事,经常前往咨询请教,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典出《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后亦以山中宰相称空有宰相之才而不为当世所用的人。《宋史.卷四五八.隐逸传中.邓考甫传》:「予自谓山中宰相,虚有其才也;自谓文昌先生,虚有其词也。不得大用于盛世,亦无憾焉,盖有天命尔。」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山中宰相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飞鸟惊蛇

待字闺中

凤毛龙甲

来迎去送

鱼贯而行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布衣黔首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布衣:称呼平民;黔首:战国及秦代称呼百姓。古代指一般百姓 成语出处: 西汉......
  • 投石超距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古代军中的习武练功活动。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王......
  • 刻足适屦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屦:麻制的单底鞋。按照鞋的大小来削自己的脚。比喻主次颠倒。 成语出处: 宋......
  • 颠倒干坤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比喻本领十分高强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词语分开解释 颠倒 : 1.上下﹑前后或......
  • 漆桶底脱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漆桶脱了底才能透光亮。比喻彻底明白清楚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
  • 头昏目晕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犹言头昏眼花。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3回:“贾政看了,气的头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