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èi tiān xù mín
成语解释: | 畏:敬畏;恤:周济。敬畏上天,怜爱下民 |
---|---|
成语出处: | 宋·朱熹《辞免进职奏状》:“既闵然有畏天恤民之诚,而圣训丁宁又无非恻怛焦劳之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 畏天爱民 » |
词语分开解释
恤民 : 1.谓忧虑人民的疾苦。
畏天恤民是什么意思
1.见"畏天爱民"。 国语辞典
敬畏上天,爱护百姓。宋.朱熹〈辞免进职奏状一〉:「既闵然有畏天恤民之诚,而圣训丁宁又无非恻憺焦劳之实。」也作「畏天爱民」。
畏天恤民的网络解释

解释:恤:体恤,怜悯。敬畏上天,爱怜下民。古代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观念。当知在任何时代“畏天恤民”是成大事者必备之素质,万不可简单理解为封建统治之观念;此乃信仰,博大胸怀,有此则有望上下同乐,天下大同矣!
出处:宋·朱熹《辞免进职奏状》:“既闵然有畏天恤民之诚,而圣训丁宁又无非侧然焦劳之实。”
近义词:畏天爱民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畏天恤民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山寒水冷
附凤攀龙
独木不成林
主忧臣辱
绿女红男
相关热词搜索: